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对于新诗的现状与出路,陈国恩认为,写好新诗的关键在于诗人的人品以及他的内心生活方式、想象力、创造力和对新诗的形式感。张中宇认为,旧体"生锈",诗体应变,变能启盛,新诗是历...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年份:2014
陈国恩(主持人):世俗化思潮最早产生于西方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其特点是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想垄断,肯定人的合理欲望,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严格地说,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
[期刊论文] 作者:朱维,,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0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国恩、庄桂成和雍青等著的《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是整体中俄文学交流史的又一力作。全书采用体——面——线——点的纵深推进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陈国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纯文学",是在反对政治干涉文学的背景中提出的;90年代以后,纯文学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批判对象而成为作家疏远民众生活的借口。何锡章等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建华,,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9
陈国恩教授的专著《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权绘锦,,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陈国恩先生的新著,在探讨异域文化和民族传统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双重影响,以及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流变、文学思潮与作家创作、宗教意识与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论“自我表现”的多重涵义陈国恩一段时期,“自我表现”论者反对文艺反映生活、表现人民群众的英勇业绩,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吴翔宇,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21
从这种意义上说,陈国恩新著《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正是基于上述思路来重审鲁迅、鲁迅形象的力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吴翔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1
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鲁迅以其“文”和“人”的格调而成为研究者热衷关注的对象,鲁迅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鲁学”研究者的学术耕耘密不可分,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拥挤”的研究大军中,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的鲁迅研究可谓自成一格...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陈国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纯文学”,是在反对政治干涉文学的背景中提出的;90年代以后,纯文学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批判对象而成为作家疏远民众生活的借口。...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孟庆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1
陈国恩:很高興有这么一次交流的机会。文学欣赏,我理解,就是在审美中放飞心灵。庄子《逍遥游》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韩晗,周建华,陈昶,吕东亮,但红光,,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2
主持人:陈国恩现代作家的旧体诗词该不该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及如何进入的问题,自上个世纪末提出,到新世纪初更受到关注了。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把那些旧体诗词纳入现代文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刘晓宁,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21
陈国恩,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都体现了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而不是国家身份认同,并且海外华文文学尚未形成多个中心,它的根仍在“中国”。不可笼统断定“海外华文文学能......
[期刊论文] 作者:胡永炎,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0
北京翰海2010春拍将推出“明心见性陈国恩先生私人珍藏重要明代佛像专场”,此场是翰海首次推出的私人珍藏佛教艺术专场拍卖,拍品均来自台湾著名收藏家陈国恩先生十数年来私人珍藏,包括明代木雕漆金韦驮菩萨立像,...
[期刊论文] 作者:黄曼君,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1
陈国恩的博士论文以为题,作为严家炎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的一种出版.我因为参加了该论文的答辩,为它的出版感到高兴,特地写上几句感想,...
[期刊论文] 作者:樊星,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1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思潮中,浪漫主义曾经展示过它激动人心、引人神往的魅力。从“五四”运动“个性解放”的狂飙到80年代“思想解放”的大潮,浪漫主义的精灵在中国呼风唤雨,为改......
[期刊论文] 作者:陆耀东,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3
对何国瑞、易竹贤、陈国恩先生在(人文科学版)发表的关于的论争文章所涉及的三个问题: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这代学人是否一贯正确?要不要...
[期刊论文] 作者:袁联波,,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陈国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纯文学",是在反对政治干涉文学的背景中提出的;90年代以后,纯文学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批判对象而成为作家疏远民众生活的借口。何锡章等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怡, 康莉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陈国恩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提倡的"纯文学",是在反对政治干涉文学的背景中提出的;90年代以后,纯文学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批判对象而成为作家疏远民众生活的借口。何锡章等认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