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芸,陆荣柱,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份:2001
预防中毒性疾病,首先要求减少与毒物的接触,识别机体的遗传易感性, 并尽早发现不可逆性损害前的有关生理生化改变。尽管在环境医学领域应用神 经毒性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但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洁,陆荣柱,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份:2000
毒理学研究优先考虑的一些原则译自Society ofToxicology, SOT principles for research prioritiesin toxicology, available: http://www.toxicology.org/abouSome principles of toxicology research priorities are translated from Society of Toxicology, SOT principles for resea......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金复生,陈自强,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2002
1999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将丙烯腈 (acryloni trile ,AN)对人类的致癌性分级从原有的 2A降低到 2B ,至此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引发的AN人体致癌性问题终于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1,2 ] 。现已知......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王建生, 来源: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年份:2000
1999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美国预防医学教师协会(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Preventive Medicine,ATPM)将原有的“医学教育中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教学的建议”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呼吁将它作为医学院......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金锡鹏,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1997
回顾性调查了104名职业接触混苯女工和某微型电机有限公司132名已婚女匠的生育主有关结局。结果提示,接触组的受孕新时期(TTP)累积分布曲线右移,接触组的平均TTP(中位数)为对照组的1.69倍,Cox回归生存分......
[期刊论文] 作者:许化溪, 陆荣柱,, 来源:医学教育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白,陆荣柱, 来源: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顾学箕, 来源: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1998
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了在2000年期望达到的一系列的健康目标,这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其深刻意义不容低估。尽管已作了许多努力,但是仅克服习惯势力对这些目标进行讨论就是一个艰巨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陈自强,金复生,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2
目的评价丙烯腈对大鼠的神经行为效应.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每组10只.经饮水染毒,分别给予丙烯腈0(自来水)、50 mg/L和200 mg/L丙烯腈....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金锡鹏,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铁英,陆荣柱,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年份:2003
职业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是了解职业史 ,因而如何教授临床医生准确而有效地采集病人职业史应成为职业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南卡州家庭医学住院医师环境医学课程委员...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金复生,陈自强,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2001
化学工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化学物质。目前全球化学工业产值达1.55万亿美元,有些国家化工产值占国民生活总值(GDP)的12%[1],化学品中毒事故也时有发......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金锡鹏, 来源:癌变.畸变.突变 年份:1999
本文介绍了胎鼠唾液腺体培养方法,主要就胎鼠唾液腺培养的方法、终点的选择及其评价以及在发育毒性体外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一新型的器官培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陈传芬, 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份:1999
应用Epi Info软件包建立了发育毒性体外测试方法数据库,并对该数据中的15种方法及其检测的化学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不同方法检测的化学物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差很大,有的相同化学物却有着......
[期刊论文] 作者:沈芸,陆荣柱,陈自强,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份:2001
预防中毒性疾病,首先要求减少与毒物的接触,识别机体的遗传易感性,并尽早发现不可逆性损害前的有关生理生化改变.尽管在环境医学领域应用神经毒性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但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蒋九滨, 来源:卫生毒理学杂志 年份:1999
以简单配比系数为相似性指标对15种发育毒物体外筛选试验进行指标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最长、最短和平均距离法3种聚类方法中以最长距离法的聚类效果最为理想,符合发育毒物毒......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王秀玲, 来源:劳动医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陆荣柱,陈自强,金复生,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2005
目的 评价长期低浓度接触丙烯腈对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 10只。通过饮水对大鼠进行丙...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苏华,陆荣柱,,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年份:2006
对二氯苯(1,4-DCB,p-dichlorobenzene,P-DCB)是一种氯代芳香类化工原料,自1905年首次合成以来,广泛用作防蛀剂、空气清新剂、杀真菌剂,曾有报道P-DCB可引起眼鼻刺激及肝、肾...
[期刊论文] 作者:杨慧锋,陆荣柱,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年份:2004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县市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