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急性腹泻夏季常见,治疗腹泻的药物便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有些人一腹泻就赶紧用止泻药,却不知,同是腹泻,致病机理却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盛夏炎炎,天暑地湿,人在其中,若正气虚弱,或因劳倦伤津耗气,或因饥渴元气亏乏,致使正气不足以抵抗暑热之邪,很容易感受暑热之病。除了“绿豆汤”、“酸梅汤”等大家熟悉的解暑饮品,防治暑病还有许多简单易行、容易制作、效果更好的中药方。清络饮和香薷(音“儒”)饮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白术芍药散是中医治疗慢性腹痛泄泻的常用方剂之一,因其治疗腹痛泄泻效果较好而又得名“痛泻要方”。    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丹溪心法》。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  用法:可作散剂,或丸剂。  功能:健脾止泻,柔肝止痛。  主治:脾虚......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屏风,是一种室内作装饰和挡风用的家具,也是一种古色古香的艺术品。有意思的是,我国古代医家创制了一剂名叫“玉屏风散”的方剂,顾名思义,它能抵挡风邪,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防治体虚......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春节来临,大鱼大肉之后,常常饮食积滞,肠胃受伤。保和丸是治疗伤食症的中医名方,能消食和胃,使胃气调和顺畅。...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这是初习中医的人都背诵过的“汤头歌诀”。歌诀中的“生化汤”.被我国一些地区当作产后坐月子的必备方.有“产后第一方”之誉。但是不是每......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小青龙汤能发散风寒,分利水气,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常用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市面上有小青龙合剂和颗粒销售。    来源: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方药:麻黄、芍药、干姜、半夏各9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细辛、五味子各3克。  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保健与生活 年份:2010
酸枣仁汤,最早叫做“酸枣汤”,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清代,俞嘉言在其《医门法律》中将其改称为“酸枣仁汤”。本方是治疗失眠的代表方剂之一,对中医治疗失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组成 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 ......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5
◆ 桂枝茯苓丸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  ◆ 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本方祛淤消。  ◆ 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 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5
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5
中医方剂中,一切补气之剂源于四君子汤,一切补血之剂源于四物汤,气血双补就首推八珍汤和归脾汤了。宋代医家严用和据“二阴之病发于心脾”理论而创立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名方归脾汤,实用而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全面,很受后世医家推崇。    归脾汤最早见于1253年宋......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7
《金匮要略》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徒弟问师父:“有位妇人年过五十,下身出血数十日不止,一到晚上便全身发热,小腹疼痛,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是何病?”其师傅看过那位妇人后,答道:“由于她曾经流产,现在又表现出小腹疼痛、唇口干燥等症状,可以断定是因为流产后小腹内仍有淤血的......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7
有人说,治疗肾虚,男左女右,男服左归丸,女服右归丸。这种说法对吗?在治疗肾虚时到底该如何选择用药呢?    右归丸与左归丸均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景岳根据《内经》“阴阳互根”、“阴阳互济”的理论,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7
老陈这段时间有点烦,他老是觉得耳朵里发出阵阵声响,嗡嗡……嗡嗡……就像耳朵里在刮风下雨一样,头也有点晕。一开始,他以为休息休息就好了,可这声音竞如影随行,怎么都摆脱不了。时......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9
经典名方  仲景方约200余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28方。此方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且大量用于临床各科之无表证者。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肉桂树在古代也叫“梫树”,因为在肉桂的周围长不出其它杂木,它似乎有一种侵略的力量,......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9
古人认为,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只就病看病,上要观天,下要察地,中要分析人事。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疾病发病就有不同的特点。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古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怎样从中医学角度认识现代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9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痰在咽喉,想咳咳不出,想咽咽不下,吃了很多西药都不管用。此种情况,何不去看看中医,试试治疗咽喉异物感最经典的——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这是流传下来的半夏厚朴汤药歌诀。从歌中可以看出......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8
炎炎夏日,容易出现心烦口渴、鼻出血、小便黄赤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由于火热过重所致,因此,及时清除体内毒热,才能标本兼治。    黄连解毒汤是唐代医家王焘引录前人崔氏的名方,载于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中医认为,火热之邪盛极即为毒,故有热毒、火毒之称。本......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8
桑菊饮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中医临床治疗感冒咳嗽常用的方剂之一,是闻名已久的名方。  [方药]甘草、菊花、薄荷各3克,连翘、杏仁、桔梗、芦根各6克,桑叶8克。  [功能]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风温初起,......
[期刊论文] 作者:耿俊英 任天池,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8
【方药】当归、麦门冬、北沙参各10克,川楝子5克,枸杞子、生地黄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用】滋阴舒肝。养肝血,滋肝阴,泄肝气,滋阴充液,疏肝调气。  【主治】肝肾阴虚气郁,胸胁上腹胀痛,吐酸作呕,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肝肾阴虚而腿膝酸疼,足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