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宗周红,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通过对8根U型截面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试验,探讨U型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挠度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并分析不同高跨比、钢板厚度和混凝土强度对挠...
[期刊论文] 作者:宋瑛林,于东慧, 来源:激光杂志 年份:1999
富勒 激发态吸收光限幅研究在富勒烯光电子领域潜在应用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介绍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激发态吸收光限幅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鸿林,于东,祥发,, 来源:科学大众 年份:1998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校长”、“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十佳科教标兵”、“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的一项项殊荣饱含着一个农民儿子20年的心...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 林杰, 宗周红,,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4
本文进行了2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翼缘全螺栓(BFP)连接节点与外加强环(WFP-BW)连接节点在柱端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这2类节点与焊...
[期刊论文] 作者:郑惠川,林于东,陈红媛, 来源:高等理科教育 年份:2002
通过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的教学,使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四年不断线.采用设计院流行的商业设计软件与自编后处理软件接口,使毕业设计的计算与绘图一体化,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宗周红,LINYu-dong,ZONGZhou-ho,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宗周红,林于东,林杰,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04
本文进行了两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半刚性连接节点--加劲端板(SEP)连接节点与双T板(DST)连接节点在柱端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目的在于了解这两类节点在不同轴...
[会议论文] 作者:孙红兵,石晶林,于东, 来源: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第七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2
本文对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常用的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文中还给出了进行IPv4/IPv6互通技术研究的IPv6实验网络的设计,以及三种常用过渡技术在该网络中的应用.介绍了IPv4向IPv6网络过渡的策略及一个基于Windows系统的简易IPv6试验网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陈宏磊,夏樟华,,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在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U型钢板箍加固混凝土梁的剪力传递机理.基于极限平衡法,分别推导了U型钢板箍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以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黄俤俤,夏樟华,,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在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粘贴钢板厚度和梁侧粘钢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初始损伤程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粘钢抗弯性能的影响.在基本假设基础上,分别推导......
[期刊论文] 作者:陈慧文,宗周红,林于东, 来源:福建建筑 年份:2005
本文从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梁、柱及节点区域的变形及其弯矩———转角恢复力模型与出发,建立了分析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弯矩———转角滞回曲线的简化计算模型,利...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宗周红,林秋峰,,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2012
该文侧重研究了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三面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和预应力混凝土(PRC)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6片RC梁及5片PRC梁的抗弯静载试验,探讨了不...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宗周红,陈宏磊,,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11
通过对11个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试件及4个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试件采用U形钢板箍加固的抗剪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损伤程度、剪跨比、配箍率、钢板箍间距、预应力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齐建林,于东睿,刘佳佳,王进, 来源:空军医学杂志 年份:2019
目的分析2004-2016年度停飞军事飞行员精神疾病疾病谱和中美抑郁障碍医学鉴定标准异同,促进我军军事飞行员抑郁障碍的医学鉴定标准制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
[期刊论文] 作者:林于东,黄俤俤n,夏樟华,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在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粘贴钢板厚度和梁侧粘钢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初始损伤程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粘钢抗弯性能的影响.在基本假设基础上,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黄伟聪,祁皑,林于东,林涛,范宏伟,, 来源:福建建筑 年份:2009
隔震结构是在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以达到减小上部结构地震作用的要求。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对建筑的减隔震技术已经越来越......
[期刊论文] 作者:洪适,吴轶群,林于东,宗周红, 来源:福建建材 年份:2004
根据所设计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三种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实验,本文介绍其试验的方案、试件的制作、加载方式、试件的变形、裂缝发展及破坏形态等。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节......
[期刊论文] 作者:宗周红,夏坚,林锦滔,林于东,,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12
对一栋缩尺为1∶2的两层单开间预制板砖砌体结构房屋模型进行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双向拟动力试验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变形、滞回特性...
[期刊论文] 作者:宗周红,程怡,黄学漾,林于东,,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2013
通过10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及4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采用CFRP板抗剪加固的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损伤程度、剪跨比、配箍率及预应力水平等因素对CFRP...
[期刊论文] 作者:卢林,于东,胡毅,彭鹏,陆小虎,刘韵,, 来源: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年份:2015
数控系统网络接口技术是实现数控机床实时信息采集的基础,是确保数控系统开放式、网络化及智能化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数控系统传统信息采集接口和基于网络的MTConnect标准的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