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包立民,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5
小说家、散文家、书法家、诗人周而复辞世远行了,行在2004年1月8日深夜11点20分,他诞生在1914年1月3日,刚过九十大寿,他的“远行”也可算是高寿了。 众所周知,1976年1月8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周生,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21
一、相聚武汉翠柳村  1977年,我和农场知青周鲁卫恋爱多年结婚,从没见过公公周而复,他们父子也已多年未见面。“文革”期间,他从铺天盖地批判《上海的早晨》的文章中,常看到父亲的名字。  ...1978年9月,忽接周而复来信,邀请大儿周延抗、张盼一家四口、二儿周鲁卫和我一家三口,去武汉相聚。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安排住进翠柳村招待所。我第一次见公公,叫他“爸爸”,很不自在。...周而复“文革”中被批判,失去自由达七...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晓燕,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8
周而复和史诗《伟人周恩来》徐晓燕周恩来总理逝世22年来,全世界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回忆和怀念他的文章,大体不外两类,一是传记性,一是散文和短诗等文艺形式的回忆和纪念文章。他生平...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世纪 年份:1999
周而复于三十年代初期,就来上海念书、工作。新中国成立,他随解放大军进驻上海,并在沪工作、生活了10年,他对上海有很深的感情,遇到上海人总免不了要摆摆资格,称自己是“老...
[期刊论文] 作者:周而复,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8
与大海永存———怀念沈尹默先生〔上〕□周而复沈尹默(1883-1971)新文化运动战士朱自清说:“新诗第一次出现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但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二卷第六期曾发表胡适《白话诗八...
[期刊论文] 作者:萧斌如,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2001
在当代中国 ,周而复堪称书海作舟 ,踏遍天涯的作家了。他读书写作 ,利用图书馆 ;他行路考察 ,参观图书馆。他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杨延武,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3
周而复(1914-2004年),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书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常务理事等。...周而复是一位多产、高产作家,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他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和出版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杂文和文艺评论等共计1200万字,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越、俄、英、意等国文字...此外,周而复书法艺术造诣颇深,郭沫若称其书法逼近“...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传梅,,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再现了一段洋场遗风与改造运动交织的暧昧历史。关于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文革前,在文艺社会学批评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成果多为较客...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尔龄,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周而复于1933年考取光华大学后不久即参加“左联”,并于其时进入文学门径,除了本人创作,周而复还参与编辑出版《文学丛报》和《小说家》。1938年在光华大学毕业后告别上海,奔向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3
周而复近年来出版了以抗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他在《文学评论》1993年2期发表了《谈的创作》,文章指出:人物与事件的适当处理,非常重要。中日战争和亚洲战场范围之广,牵涉方面之多,问题之错综...
[期刊论文] 作者:梦棠, 来源:纵横 年份:2005
周而复先生于去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周先生生前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过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还曾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5
日前,遵照著名作家周而复生前愿望,其原身边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向昌平区图书馆赠送汇集周而复一生创作的小说、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散文、杂文、文艺评论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周生, 来源:各界 年份:2013
在美国惊悉公公周而复被开除党籍1986我在美国费城当陪读夫人。我丈夫周鲁卫是坦普尔大学物理生在读博士。那时出国留学的人不多,举目无亲,我每天盼望的,就是那张《人民日报》(海...
[期刊论文] 作者:王沛,周而复, 来源:中国农村医学 年份:1995
第11讲乳癌王沛,周而复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乳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癌,50万妇女死于乳癌。北美、北欧是乳癌的高发区,我国虽属低发区...
[期刊论文] 作者:韩爱平,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著名校友周而复心系母校,他曾为母校肋年校庆题词;为庆祝母校90华诞,他提出要为母校捐赠图书和书法作品,并欣然为校庆丛书《河南大学作家群》题写书名、提供资料、撰写文章……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绿芽 年份:2005
周而复是中国最早将白求恩事迹介绍出来的,人们从他那里知道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和他的国际主义精神.长篇小说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当时几乎家...
[期刊论文] 作者:黎明, 来源:大舞台 年份:1994
初次见到老作家周而复先生,很难相信他已经80岁了。他精神矍铄,步伐矫健,声音洪亮。豪爽之情溢于言表。 1990年,以他的著名小说《上海的早晨》改编的电视剧引起不小的轰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沛,周而复, 来源:中国农村医学 年份:1995
第12讲胃癌王沛,周而复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1980年对全世界24个地区、16种常见肿瘤新发病数的统计中,胃癌为第1位,占10.5%。...
[期刊论文] 作者:余建军,, 来源:书法之友 年份:2002
见到周而复,你很难想象这已是位八十七岁高龄的老人!这位十五岁即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二十三岁出版第一本诗集《夜行集》,五六十年代又以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白求恩大夫...
[期刊论文] 作者:文芳,,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6
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作家、书法家周而复同志,2004年1月8日深夜,在走完他不平凡90年的人生旅程后的第5天,身着简朴衣装,带着对文化事业的深深眷恋,离开了我们,将他70年辛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