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1985
四月二十二日晚,本刊编辑部举行座谈会,叶水夫、吴富恒、杨周翰、毕朔望、戴镏龄、王佐良、周珏良、汤永宽等专家教授近一百人应邀参加了座谈,会上就如何办好《当代外国文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华岗,幼名华延年,曾用华少峰、华西园等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著名学者。1924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青年团地委书记、团...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山东教育科研 年份:1989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正】 (一) 我国思想界目前正在蓬勃地、全面地开展对於胡适思想的批判,批判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胡适由美国贩来的反动的实用主义哲学。但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反动哲学中,除...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1980
《山东外语教学》创刊,是山东省外语教育界的一件喜事。作为外语工作者,对于创办这个刊物,是会感到特别高兴的。我们山东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自去年成立以来,在省教育厅...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1
文史哲自1951年5月创刊以来,到现在已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术界经历了由盛到衰、由衰到振兴的过程。在这当中,文史哲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有繁荣兴盛、受到广大读者支持称赞的时候,也有遭到摧残破坏、受到读者批评指责......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9
党中央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对我们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工作和思想,必须更好地适应这一要求,来一个大的转变、大的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7
我们无限崇敬无限热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了。在这一年中,我每当仰望主席的遗像,回忆主席多次接见的幸福情景,追思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丰功伟绩,总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教师,半生碌碌。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把我......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关於“红楼梦”研究的讨论,是一九五一年电影“武训传”讨论以後,文艺战线上又一场工人阶级思想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斗争。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了它的反人民、反历史、改良主义和投降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它的非现实主义的艺术观点和方法,为解放以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1
在纪念创刊50周年之际,回顾这个曾经在中国学术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创办历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而且有...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1
【正】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今天闭幕了。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学会成立以来两年多的工作,讨论工作中方向性、方针性、政策性的问题;交流经验,交流成果,进行学术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学校的文科学报,在停办二十年后,现在重新复刊了。我借这个机会,对发展学校文科的重要方面之一,即如何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以及文科学报与这个问题的关系,谈一点意见。我们所说的文科,非常广泛地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含人文科学)各门学科,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年份:1987
【正】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建议在省辖市(地区)或条件比较好的县和县级市,兴办社区学院或初...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1984
【正】 诗的组成有两个主要因素(或方面):格律和隐喻。因而译诗,把一种语言写成的诗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必须着意这两个主要方面。首先要在声律、句法、诗体等形式上对照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山东文艺 年份:1978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曾遭受“四人帮”的严重摧残破坏。这一点,我们都记忆犹新,许多同志是深受其害的。“四人帮”对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恨之入骨,他们篡改历...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群言 年份:2001
我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也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县一个世世代代以读书教书为生的家庭。从出生到现在整整90岁,经历了清末、中华民国,迎来了祖国的新生,并和中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富恒,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谈滨若,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6
当时新山大刚刚由华东大学和旧山大合并而成,经过调整后的学校具有5院18系的规模,云集了国内数十位著名学者如童第周、陆侃如、冯沅君、吴富恒、杨向奎、吴大琨、曾呈奎等,组成了雄厚的教师阵容,可谓盛况空前,人才济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9
解放后,吴富恒、黄嘉德,张健,陆凡、金诗伯等著名教授长期在此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为英语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5
首先由山东大学吴富恒教授发言,讲述美国文学的特点。北京外语学院周珏良教授,就英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作了发言。中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