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年份:1997
知识的必然性的根据是金岳霖哲学体系所关心的核心所在。金岳霖把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对本体论的存在问题的说明相结合,建立了知识本体论的思想。他提出了“有”、“实在”和“......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居"的思想,其所谓"诗意"乃是"此在"通达"存在";其所谓存在,乃是自然的生意、生机,与儒家哲学之原始意义相通;其所谓做诗,则是人通达存在的一种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方法论上的特色是融会了“新理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史三者的思想观点。在关于唯物唯心的区分上,冯友兰独特地采用了主客观关系,由此...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7
文明具有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是不同 文明的载体;既可以表现为一种价值观,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先进或落...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4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通”是儒家自然哲学“究天人之际”的重要概念,指两个或更多对象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情感、精神的相互交换、吸收和影响;西方哲学无之。通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现象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9
1999年4月26日,中央党校哲学部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学术座谈会。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中央党校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五四与中国的现代化”、“五四与中......
[报纸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 年份:2004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现代生态科学基础,又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这些思想以及他在主持地方工作期间积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量宝贵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3
在先秦儒家哲学中,尊严并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威严,也是德性的结果。先秦儒家认为人因其德性而具有尊严,这是“德性尊严论”,类似于康德的自律尊严论。同时,先秦儒家也强调人的尊严应......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6
八卦中,坎为水、兑为泽、也为水。八卦含有两个水,值得深思。兑一卦而兼取两个不同类型之基本象,如从坎兑皆取水象看,则八卦实只有七卦;如兑卦兼取水、卑下二象,则八卦又可以说是九......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一个人,被别人用武力逐出了故乡,离开了心爱的家园,流浪在异国他乡;多少年了,想回家乡,已不可能;却也没有找到新的故乡,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每逢佳节,枉然失落地看着别人享受着家......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8
所谓当代中国(以下的论述内容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哲学史学史,是把1949年至1999年50年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作为对象,从历史批评意识出发进行整体反思,分析其得失,厘定其价值,评...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2006
1949年以来,中国哲学史学科并未因其对象的稳定性而独立于社会变动,相反,它和当代中国社会形成了紧密而又深刻的互动关系,互动的结果是理性走向成熟。政权的改变使得范式转换和建......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9
哲学的本质是人学。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一套人学理论,"天人关系"是其本体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有三个层次:1."绝地天通"的人神关系;2.天人合一的人与自身的关系;3.天人相分与和谐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挥棒"。这五大理...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0
在17、18世纪的西欧启蒙运动中,儒家思想作为"理性"的化身,启发了欧洲启蒙主义哲学,著名的《法国人权宣言》就包含了儒家思想;1948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也包含有儒...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生生"是易学自然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由无数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自然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天地生物之心、自然的合目的性。"复"、"元亨利贞"、"继善成性"都是...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传统生命概念存在科学主义、生物还原论和本质主义等缺陷,生命应是具有广泛性、层级性的家族类似概念。河流的文化生命是它的自然生命的升华,是“在人与河流相互交往、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乔清举,,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1
在哲学中,“天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体过程、性质和规律。关于天道运行的机制,易学自然哲学的说法是“神妙万物”。神是阴阳运行的微妙、神秘、不知其然而见其功的作用,也是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