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40秒,为你在102,286,239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83,648篇文章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峰,,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9
苏轼一生足迹遍及天涯海角,尤其对吴越之地情有独钟,晚年更北归病卒于常州。纵览苏轼的宦游所及,在江苏各地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不少政坛名宿、文苑新锐、方外人士...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9
<正>课程纲要《游沙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一篇小品文,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文本解读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着力点放在了"读文·读人"上,力求通过对文章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9
课程纲要《游沙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一篇小品文,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文本解读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着力点放在了读文·读人上,力求通过对文章和对苏轼...
[期刊论文] 作者:何秀珍, 来源:课外生活 年份:2009
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苏轼看过后,认为菊花的花只会干枯,不会飘落,王安石这样写是不对的。于是,他就在原诗的后面写了这样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读了苏轼的诗句后,笑着说:“苏轼呀苏轼,你虽然有过人的天赋,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上的知识你也有不知道的呀。”后来,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峰, 来源:先锋国家历史 年份:2009
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春天,未满20周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在父亲陪伴下,离开家乡,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程。一路上,他们走出剑门、翻越秦岭、经过关中后,继续向着东京汴梁跋涉而来。在苏轼的一生沉浮中,这实在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它却属于一个伟大时代渐渐开始时的紧密一环。      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春天,未满20周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在父亲陪伴下,离开家乡,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程。一路上,他们走...
[期刊论文] 作者:吴斌,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9
苏轼的诗词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他的《题杨次公春兰》《黄州寒食二首》《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等先后登上了我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邮票。1988年12月25日,我国发行T...
[期刊论文] 作者:晓 禾, 来源:七彩语文·低年级 年份:2009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 增广贤文 》  1.传说这是苏轼年少时写的一副对联,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  2.苏轼从小聪明过人,博览群书。  3.他的诗词、文章都十分出众。  4.一天,他在门前挂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5.几天后,一位老人带着一本书,专程来向他求  6.他打开后,很多字都不认识,非常惭愧。  7.他立即在门前的对联上添了“发愤”和“立志”四个字。  8.从此,他...
[期刊论文] 作者:桂栖鹏, 侯雷,,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苏轼对浙西一带情有独钟。他曾数次到过湖州,并在"乌台诗案"前任湖州知州三个多月,留下了一定数量的诗文创作。从苏轼在湖州的政绩、交游与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可见其在湖州的清...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国学 年份:2009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苏轼的到来,令杭州的文人雅士欢呼雀跃。一有闲暇,苏轼身边就云集许多文人,一起吟诗作赋,好不热闹。当地有个自命不凡的人叫白文秀,读书不多,却爱卖弄,文理不通,却极爱写文章,往往错字连篇。因此当地的文人都不愿与他为伍。可是,他却想借苏轼的威望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关门三天东拼西凑写了一篇“得意之作 ”,送给东坡过目,并说道 :“此乃拙作,望老师批点。”苏轼接过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苏轼既用“近于人情”来评价当代和历史人物,也用它来观照历史和评判古今社会现象。从哲学的层面看,他赋予“情”与人性同样崇高和重要的地位,极其重视它的能动作用与积极效果;从...
[期刊论文] 作者:平川易马,,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09
<正>每个人都有两张照片,清晰或者模糊。一首《水调歌头》,成为千古名篇。叙及创作过程,苏轼说了一句假话:"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假在何处?假在"大醉"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9
高俅是北宋末年祸国殃民的奸臣。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说,高俅本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经人介绍,到东京投奔开生药铺的董将仕。董将仕不愿收留高俅,转荐给小苏学士。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又把他推荐给了驸马王晋卿。高俅在王晋卿府结识了端王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徽宗皇帝,此后青云直上。   小说中的小苏学士,就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事实上,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手下的一个小书吏,...
[学位论文] 作者:朱佳鸣,, 来源: 年份:2009
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发迹于苏序,历三代至苏轼、苏辙兄弟而臻于颠峰。二苏之后,由于种种内外因,苏氏家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然二苏后人人数众多,且不坠家风、绍继家学,就中也不乏...
[期刊论文] 作者:老生,,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09
苏轼在待人接物中,很善于从细节看一个人的品质。谢景温原来和苏轼关系不错。有一次,两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乌从树上掉下来,谢景温抬脚就把这只小乌踢到一边。他这个看似漫...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养猪 年份:2009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不仅文章诗词写得与韩愈齐名,而且还是位历史上有记载的美食家。鸡、鱼、肉、蔬经他烹制,其味鲜美,脍炙人口。宋元丰三年二月,因得罪权贵,被贬谪湖北黄州,依...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 年份:2009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奇才之奇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渊明,任情挥洒如李白,寓意深厚...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守常,,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09
在苏轼的诗歌中,竹诗不下百首。他对竹了解甚多,感情至深。其诗作精髓在于颂竹之风雅高洁,批判物欲软骨,诗竹特色在于注重种竹,维系生态,拥抱竹景,潇洒人生,以诗题画,诗画合...
[期刊论文] 作者:陈雄,,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9
苏轼和客人谈话之时,贤内助王弗经常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而且准确率相当高。比起夫人来,苏轼待人接物显然粗疏得多,但是他很会从细节看一个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孔凡礼,,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本文梳理苏轼与李之仪相识相知的过程。文章认为熙宁年间,李之仪因仰慕苏轼品高、才高、博学而与苏结识,是苏、李二人由相识到初步相知的时期;元祐年间二人相互交往甚多,在品...
[期刊论文] 作者:蔡海强,,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9
苏轼对陶渊明邈然神会,他自称“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在以垂老之年贬窜海南时,“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策,常置左 Su Shi Ta...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