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6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 来源:数理统计与管理 年份:2005
为充分利用Logistic曲线的载荷信息,通过Logistic曲线生长过程速度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得到了Logistic曲线增长或生长过程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分点分别为:t1=(lna-1...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 来源: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1994
本文根据通径分析的原理,定义了4个特别阵和一个3值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矩阵进行通径分析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5
两年中分别用两个 T 型雄性不育系和两个雄性不育恢复系轮配成4个杂交杂合,连同亲本,设置7种密度,研究了群体密度对提型杂种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植株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5
两年分别用两个 T 型不育系和两个恢复系轮配成4个杂交组合、连同亲本和对照、设置7种密度、研究了群体密度对 T 型杂种小麦主要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密...
[期刊论文] 作者:崔艳丽,高振坤,孙伟霞,,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08
豫农201小麦新品种由河南农业大学崔党群等选育而成,其组合为:内乡182/818036//泰910989/石6021。...
[期刊论文] 作者:张娟,崔党群,, 来源: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年份:2000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以小麦为主要食粮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梁金城,1992)。随着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多和人均耕地的减少,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范濂,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0
本文研究了群体密度对提型杂种小麦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密度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籽粒产量与密度呈二次...
[期刊论文] 作者:范濂,崔党群,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3
利用56个冬小麦品种(系),采用双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冬小麦子粒品质性状多目标间接选择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高和单株穗数,可同时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赵怀恩,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97
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砂土地施用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对花生产量的作用及最适配比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与......
[期刊论文] 作者:殷冬梅,崔党群,,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6
根据△^12-脂肪酸脱氢酶(FAD)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花生属不同基因型的全长为1140bp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编码379个氨基酸的开放阅...
[期刊论文] 作者:殷冬梅,崔党群,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7
将克隆的油酸脱氢酶基因(AF900663)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6/CT,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YES/HO-A,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缺陷型菌......
[期刊论文] 作者:赵岩涛,,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09
豫农201是河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优质面条小麦品种,是由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崔党群通过复合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河南省中北部早茬中高肥力地块种植。2006年9月通过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卓,, 来源: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年份:2011
本刊讯6月4日,由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的6位小麦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在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崔党群组长的带领下对滑丰种业豫教5号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和...
[期刊论文] 作者:崔党群,闻捷,等,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2
选用8个亲本,组配成28个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普通小麦节间长和茎粗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倒一节间长为加性-上位性模型遗传,倒二和基部第一、三节间长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遗传;基......
[期刊论文] 作者:谭金芳,崔党群,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7
彩四因子干净人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砂土地施用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对小麦产量的作用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施肥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最适配比。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
[期刊论文] 作者:张清海,崔党群,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7
半冬性抗旱耐瘠小麦新品种豫麦36豫麦36(豫农001)系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用(百农3217×豫麦1号)×陕农785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品种。原名豫农001,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论文] 作者:王福亭,崔党群,, 来源:河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3
许昌位于豫中平原,比较适宜冬小麦生长。因为在小麦生育期间,晚秋光照充足,冬季气候温和,春季气温回升快。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冬小麦产量有了...
[期刊论文] 作者:张清海,崔党群,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5
小麦新品种豫农010豫农010系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和郑州市邙山区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选育而成的弱春性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79B1/郑州761//濮阳5号。该品种1991-1992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区......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宁,陈锋,崔党群,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锋,左爱辉,崔党群,,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1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是引起面制食品褐变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测试小麦籽粒PPO活性的方法为邻苯二酚法和L-DOPA法等。基因型和环境均对小麦籽粒PPO...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