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龙振洲,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马大龙,龙振洲,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4
细胞因子研究进展马大龙,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1新细胞因子的分子克隆化近十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不断进展,一个又一个细胞因子的CDNA被克隆化成功,形成细胞因子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马大龙,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9
白细胞介素-3(IL 3)是T 细胞受分裂素或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最初发现它可刺激裸鼠某些细胞分化为成熟T细胞,以后证明它的生物活性非常广泛,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
[期刊论文] 作者:殷金珠,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3
CD4分子是单链跨膜糖蛋白,分子量55Kd,由四个胞外功能区(E1~E4)、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胞外功能区E_1与Ig_k链v区有同源性,胞浆区尾部与P56~(LCK)相连.CD4可与MHCⅡ类分子的非...
[期刊论文] 作者:马大龙,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年份:1985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补体分子的研究也进入到了DNA水平,这方面工作虽然在目前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但其深远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为引起国内同行对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马大龙,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年份:1988
近年来,补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又出现了大量新进展,本文结合近两年追踪的文献和笔者有关工作,重点介绍了最近 cDNA 克隆化成功的补体成份。除笔者1985年已介绍过的 C3、C4、B...
[期刊论文] 作者:殷金珠,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3
CD4分子是单链跨膜糖蛋白,分子量55Kd,由四个胞外功能区(E1~E4)、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胞外功能区E_1与Ig_k链v区有同源性,胞浆区尾部与P56~(LCK)相连.CD4可与MHCⅡ类分子的非...
[期刊论文] 作者:郭长占,龙振洲,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0
自本世纪 70年代建立的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免疫学领域的研究 ,迄今已能鉴定约 16 6种免疫细胞及其相关细胞表面分子 ,使免疫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免疫学时期。探讨这些免疫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谢蜀生,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0
免疫毒素体内应用问题较多。过去三年中,许多研究者为免疫毒素的体内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三年来在免疫毒素构建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推进了免疫毒素体内应...
[期刊论文] 作者:白爱林,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1
随着DNA 重组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嵌合抗体已由鼠V 区与人C 区的重组发展为重构型抗体;大肠杆菌表达有活性的抗体片段已获得成功;通过连接肽...
[期刊论文] 作者:孙英,马大龙,龙振洲, 来源: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8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人补体C3 cDNA克隆,经多种指标鉴定,初步证实该克隆位于人C3β链,用它做探针,筛选到多个与C3β链有同源性的cDNA克隆。同时构建...
[期刊论文] 作者:谢蜀生,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5
免疫系统通常不能排除肿瘤,其主要原因是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抑制肿瘤免疫应答的因素。主要涉及肿瘤的弱抗原性;抗自身肿瘤T细胞的灭活或排除;抗原呈递功能缺损;肿瘤细胞释放......
[期刊论文] 作者:谢蜀生,龙振洲,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0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后,受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缺损,是患者术后极易感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ABMT小鼠(C57BL/6→BALB/c)免疫功...
[期刊论文] 作者:杨四旬,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2
细胞因子主要是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近年研究发现,除免疫系统外,中枢神经系统(CNS)也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而且在CNS 中广泛存在IL-1,IL-2,IL-3和IL-6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英,马大龙,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8
补体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防御和调节功能,其中以C3尤为重要,因为它是补体活化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枢纽成份,并通过其活性片段产生多种生物学、免疫学效应,这些效...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桂凤,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年份:1987
目前已获公认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简称IL)有由单核吞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产生的,能刺激T 和B 淋巴细胞反应的IL-1,也有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的IL-2和IL-3。IL-2能在体外...
[期刊论文] 作者:谢蜀生,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4
免疫反应的遗传控制是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进展十分迅速。早已发现机体的免疫反应受遗传控制,但直到60年代末才确认,控制免疫反应的基因(Immune Response Gene,...
[期刊论文] 作者:谢蜀生,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2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它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并能通过增殖分化产生各种功能不同的子代细胞,因此造血干细胞又称为多能造血干细胞(Pluripotent he...
[期刊论文] 作者:谢蜀生,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4
60年代中期认识到B细胞激活需要T细胞辅助。此后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抗体产生过程中涉及T-B细胞的相互作用。此外一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包括Tc细胞的激活,混合淋巴细胞反...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桂凤,龙振洲,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87
白细胞介素1是由巨噬细胞(Mφ)和其他多种组织细胞产生的激素样多肽,它在免疫或炎症反应中起着传递信息、促使细胞分化繁殖等多方面的作用。有关它的生物活性的研究目前多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