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菊花斑枯病(Septoria Chrysanthemella Sacc.)在广州地区整年皆可发生,尤以5~10月温暖湿润季节发病为甚,低温干燥季节病害发生有所抑制,但无明显的越冬期。在田间病害由植株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8
剑兰“死头”是剑兰栽培过程中死苗现象的统称,为广东剑兰生产下最具威胁性的一类病害.其发病率就等于损失率,剑兰“死头”病原颇为复杂.据我们在广东的调查,剑兰“死头”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菊花斑枯病为华南地区菊花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一个病害。病原菌鉴定为Septoriachrysanthemella Sacc.,与国内大多数地区所鉴定的相一致,但其生长适温比国外所报道的为高,而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5
菊花斑枯病又称黑斑病,是华南地区菊花常见而严重的一种病害。对此病我们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现将病害的发生及药剂防治报道如下。一、症状及发生为害菊花斑枯病主要侵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7
月季黑斑病(Actinonema rosae)为广东月季生产上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一个病害.被害叶片易变黄脱落.甚者致月季大部分以至全部叶片脱落呈光杆,成为月季度夏一大障碍,并关系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5
菊花斑枯病是叶部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病斑累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降低观赏价值和切花出口品级,此病为菊花种植业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们对其病原菌形态及生理等进行了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吴柏材,黎毓干, 来源:华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小麦根腐病是广东小麦重要病害之一。病原菌在干旱土壤中可存活281天以上,在淹水土壤中80天使死去,“麦→稻→稻”水旱轮作制的地区不存在土壤带菌问题。室外堆放的病秆所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康必鉴,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广东稻曲菌厚垣孢子常温下存活期为5.5~6个月。温湿度对孢子存活期有明显影响,在4~6℃低温干燥条件下,存活期延至8个月以上;而在28℃以上高温高湿条件下,大为缩短,两个月内丧失发芽力。2%葡萄糖......
[期刊论文] 作者:康必鉴,黎毓干,任佩瑜,张宝棣,黄清珠,邓锡源, 来源:华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1
1978—1979年用“中国鉴别品种”鉴定我省8个地区22个县市32个水稻品种上的60个稻瘟菌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19个小种。 1980年又鉴定了我省8个地区15个县市22个水稻品种上的48...
[期刊论文] 作者:黎毓干,康必鉴,冯永新,黄德坚,伍德标,李廷芳,李聂耳,司徒凯超,,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4
水稻秆腐病近年来在我省发生为害进一步加重,如1981年晚造佛山地区因本病损失达3成以上,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省农业厅及地、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于1982—...
[期刊论文] 作者:黎毓干,康必鉴,张宝棣,蓝毓涛,曾红蕾,马慧坤,谢考祥,李廷芳,,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6
稻曲病在我国早有发生,但以前为害不大,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和“桂朝”等不少感病品种的推广,此病的发生为害已日益严重,成为水稻的一个重要病害。国内外对此病曾有一些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范怀忠,黎毓干,裴文益,张宝棣,何汉生,柯冲,高乔婉,孙齐菲,曾栋声,叶秉俊,吕秉潮,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65
水稻黄矮病,广东各地有称黄化病、黄萎病或黄叶病等。1964年秋季在广东和广西等地发生流行,主要发生在新推广的晚季矮秆品种和翻秋的早季矮秆品种上。这是一个病原不明的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