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14
虽然对于依他人占有意思在事实上控制、管领财物者与财物之间存在民法上的辅助占有状态,但不能以民法中的辅助占有理论为根据,否认此情形中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占有的可能性。虽...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济宁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刑法的溯及力所关注的对象是解决新旧刑法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行为人有利还是不利。从轻适用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行为人,这与刑法所具有的保障人权的机能...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0
通过主观罪责、立法目的、罪刑均衡等角度的分析,并结合刑事政策的反思可以发现,对于大部分的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致多人伤亡的行为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为追求威慑效果而以以危...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法学 年份:2016
花呗等电商平台个人信用支付产品是一种基于个人消费信贷合同的新型支付工具,具有消费支付功能。然而,无论是通过文义解释还是基于规范保护目的的法理分析,都无法将其解释为...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5
刑法中的占有并非描述性的概念,而是规范性的概念。它所揭示的并非单纯的占有事实本身,而是隐藏于占有事实背后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规范保护目的——刑法对于事实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15
对于财产罪中的重复取得行为,我国刑法理论通常将其作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来处理,这实际上属于竞合论解决法。由于该解决方案既无法与取得罪中所说的取得的本来含义相协调,又...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法学 年份:2018
从我国刑法规定来看,应当承认财产性利益属于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财产性利益盗窃的行为构造和实体财物盗窃的行为构造完全一致。尽管两者均体现为对他人财产支配...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年份:2016
在处理侵吞不法原因给付物的问题上,目前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当观念,如为了入罪而认为委托关系属于侵占罪的保护法益,在涉及赃物盗窃时又认为占有属于盗窃罪的保护法益,而在判断...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从人性角度而言,个人崇尚刑法保障机能、国家注重刑法保护机能,两个主体所预期的刑法机能大相径庭,因此有必要寻求二者视角的交汇点,这便是刑法的规范机能。一国刑法机能的具...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10
关于梁丽案,有盗窃罪、侵占罪与民事不法之争。这三种观点虽然在定性上迥然有别,但就客观事实来说,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如何认定装有金饰的纸箱的法律性质。此外必须考虑...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对于非财产性利益型受贿行为,现行刑法并没有加以规制,致使相关的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因此有必要将其犯罪化。对此,应转变传统的唯数额论的做法,建立数额与其他情节相结...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年份:2019
在我国刑法语境下,委托信任关系并非侵占罪的保护法益;占有利益说则过于缩小了侵占罪的保护范围,且横添程序的繁琐性;财产所有权行使可能性说虽然更为明确,却将所有权受到侵...
[学位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年份:2020
以高能钝感的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为基的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作为TATB基PBX温压成型的关键中间体,TATB造型粉颗粒具有多样性结构且差...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刑事法评论 年份:2012
一、引言rn在我国,如同其他舶来的刑法理论一样,对于罪责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引进后的内化阶段.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刑事责任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
[学位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07
随着刑法理论的演进,对于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关注越来越高,顺应这种趋势,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已为现代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刑事立法所采用。但规定准中止犯的国家却只有德国、日本、......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21
在当前刑法学研究中,规范保护目的一词至少涉及三个场域:指涉法益的规范保护目的、指涉过失犯结果归属原理的规范保护目的以及指涉构成要件适用范围的规范保护目的.在对构成...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法学 年份:2021
抢劫罪中暴力行为的精神化现象表现为暴力程度的\"去伤害化\"、对象的\"去人身化\"、方式的\"去行为化\"、目的的\"去关联化\"。该现象导致暴力型抢劫的构成要件过度抽象化,并由此引发适用范围的弥散化,容易导致行为定性失当、量刑失衡。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偏重行......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刑事法评论 年份:2015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使用性盗窃,是指行为人基于返还的意思,未经允许而私自暂时性地使用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民法理论所说的无权使用(furtum usus)的表现类型之一,与之相似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积极主义刑法观与消极主义刑法观并无根本冲突,双方均存在着包括缺乏体系性思考在内的一系列共通问题.在研究范式上,两派均沿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刑法理念,试图借助法律系统内部的自由保障功能评判立法得失.因与立法机关对刑法的社会功能期待存在偏差,这种做法难......
[期刊论文] 作者:马寅翔,蒋昊,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21
污染环境罪属于何种犯罪类型,学界对此争议颇多.从规范表述、法益属性、法秩序统一性等多维角度进行确认,污染环境罪实际上属于结果犯,因而本罪的因果关系判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结合当下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判断的司法现状,可以发现建立在客观物理法则之上的传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