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安岐是中韩交往史上的重要人物 ,清代中叶在扬州经商 ,曾任两淮盐商商总。他不仅精于盐务 ,而且对中国书画艺术有很深造诣 ,所著《墨缘汇观》一书影响深远。今扬州安家巷 ,是...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7
要深切了解扬州盐商,除了应该看看他们住过的老房子,还应该看看他们足迹所至的那些地方。幸而扬州现在留下的这些遗迹还不算太少,比如两淮盐运使司的衙门,比如各省商人聚集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一 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人或以为即乾隆年间扬州盐商江春(广达)建立的扬州乱弹春台班。因为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中有“江广达为德音班,复征花部为春台班”的记载。但在...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4
黄至筠是个园的主人。关于他的姓名、字号、生平、籍贯,历来众说纷纭。例如,关于他的姓名,《扬州市志·个园》说是"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个园》...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读书 年份:2004
当年易君左先生在《闲话扬州》中说过这样的话:“扬州这个地方最令人听着响亮:差不多爱游山水的人与所谓能文之士,没有一个不怀恋扬州;不仅如此,扬州又是一个出盐的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我国有三百多种地方戏,每个剧种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这些人物以博采百家之长的宏大气魄、开辟一代新风的创造精神,集中代表了本剧种的艺术水平。高秀英,就是当代扬剧...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1999
不久前,看到画家戴敦邦先生的一幅作品,描绘的是晚清上海的香粉铺,铺名为“戴春林”。据资料记载,上海开埠后,同时有十几家戴春林香铺争做生意,大抵集中于昼锦里一带。即今上海山西......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曲艺 年份:2004
在近百年来的扬州评话中,康派《三国》、王派《水浒》堪称双璧。康派《三国》经康国华、康又华、康重华三代人传承,跨越晚清和中华民国两个历史时期,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曲...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清代扬州盐商有三位"通人"——江春、汪懋麟和马曰琯。江氏康山草堂和马氏街南书屋常被人提起,唯有汪氏百尺梧桐阁罕为人知。百尺梧桐阁在东关街哑官人巷,今称雅官人巷,曾任内......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13
读《清官扬州御档》,发现几篇有关两淮盐务为皇室进贡衣服和衣料的档案。联想到民间历来相传的“扬帮裁缝”,才知道不无史实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12
扬州曾有一座亚仙桥,是纪念名妓李亚仙的。李亚仙是长安名妓,又名李娃,扬州怎么也会有李亚仙呢?历史上有过两个苏小小,难道也有两个李亚仙吗?扬州亚仙桥以及李亚仙的哀艳故事,在民间......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11
皓月当空的时候,扬州人会记起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以“二分明月”自诩的丽人。她的名字叫做陈素素。...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11
早在民初,好事者中就流行一种奇怪的说法,说清朝的兴起与灭亡,都因为女人:先是吴三桂背叛明朝,投降满人,原因不过是为了美人陈圆圆,以致清兵入关,入主中华;后是张勋复辟扶清,反对民国,也......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11
柳依依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古典、妙曼、蕴藉的样子,我一直以为这是明代扬州城里的识字女子才会有的名字。经网上搜索才发现,许多小说家早已经钟情于“柳依依”三个字,把她打扮成......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10
“高邮人黑屁股”这句话流传很广,它的另一个说法是“高邮大姐黑屁股”。说“高邮出美女”,没有多少人相信,但是高邮自古属于扬州,既然扬州出美女,高邮自然也出美女。高邮历史上最......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6
前几年,在一次琴筝演奏会上,我结识了一位来自大同的姑娘。她那白皙的皮肤和优雅的举止,令人难以相信她是来自北方的女子。照我本来的想法,似乎只有江浙一带的姑娘才会那么水灵。......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7
当火车从吐鲁番驶向乌鲁木齐途经达坂城时,大家都不由得想起这首著名的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原名《马车夫之恋》,是音乐家王洛宾先生整理的一首维吾尔族民歌。1938年,有一支运......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8
等到我去云南的时候,“马帮”这种东西早已成了仅供凭吊的历史,只是在旅行社组织的地方风情表演里才偶尔一见。但在我的梦幻中,却常能看见在那弯弯曲曲的古驿道上,有一队队负重累......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8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第四册,谈到江南几座城市的诨号:近世吾乡惠山泥人有盛名,吾乡语称土偶为“磨磨头”,而自道曰“僚伲”,故江南旧噱呼无锡人为“烂泥磨磨”。亦犹苏州人诨名......
[期刊论文] 作者:韦明铧, 来源: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2008
“惠安女”并不包括福建省惠安县所有的女性,也不属于某一个新发现的少数民族的女性,而是专指生长在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小蚱一带的汉族妇女。因为这里是惠安的东部,她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