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94
《点石斋画报》是我国早期画报之中办得较有影响的一种。近年来注意研究的文章也渐多。但是对于《点石斋画报》的史的记述还留下不少疑案。 到底出版了几年? 《点石斋...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8
一随着电视剧《阮玲玉》的播映,半个世纪以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的悲剧,重新又家喻户晓。她的死,在她的遗书中说得很明白,她死于“人言可畏”。是什么样“可畏”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大学 年份:1994
《大美晚报·记者座谈》周刊创始于1934年9月1日,自第二期起,每逢星期五出版,1935年后改为星期四出刊,直到1936年5月7日终刊。该刊共出89期,因中间漏掉了31期,一直错号...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大学 年份:1984
【正】 《青年报》是周报,一个星期才出一次,新闻是天天发生的,等不到《青年报》发表而其他报纸早发表了。青年界又是社会上最敏感最出新闻的部分,一直是各新闻单位注意的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1986
【正】 办青年报刊为了什么? 办青年报刊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不成为问题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办的报刊的回答,固然十分响亮:“做共青团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大众的喉舌...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1
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播放后,观众兴趣很广。但文艺和历史是有差距的。陈镐汶撰《申报与杨乃武冤案》一文,说明当年《申报》的报道评论对于平反杨乃武、毕秀姑冤情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9
破天荒的学潮同《苏报》连结清末在上海出版发行的《苏报》,是以“《苏报》案”而彪炳于史册的。它是“鼓吹革命之健者”。《苏报》怎样鼓吹革命呢?一般论述都着重于清廷控《...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9
对报纸的迫害,在清末,出名的有“《苏报》案”和清末报厄,辛亥革命以后,又有袁世凯大量摧残反对帝制的报纸的1913年的“癸丑报灾”。其他似或不甚著称。其实在“五四”运动发...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9
《国民公报》公案的底牌 1919年10月25日,北京一直受警厅新闻预检后才出版发行的《国民公报》,突被勒令停版,理由据说是刊登了天津等地晋京请愿学生团的传单。这个理由实在站...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5
关于最早的征稿启事 最早的征稿启事,一般著述都归之于《申报》在清同治十一年三月廿三、廿五、廿七(1872年4月30日到5月4日)试刊期间接连三次刊出的《申报馆条例》。其实这...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3
广告新闻和广告副刊 1935年5月1日,《新闻报》和《申报》本埠新闻报头条地位,都以七行大字三批标题四号字发排重要新闻: 世界重视之今日五一劳动节纪念市总工会举行盛大纪念...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4
说起新闻史,常会遇到“第一”之争。譬如:谁是第一位记者?哪是第一张报纸?副刊到底是怎样发展形成的?到底哪家报刊最先制定稿费制度?…… 这类“掌故”材料的价值,其实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7
上海的中文新闻纸上,是什么时候开始刊出新闻图片的?现在有一种较流行的说法,称始于1868年2月1日《上海新报》革新版式之时.《上海新报》在第四页上开辟固定版面刊载《机器图...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研究资料 年份:1991
宁树藩老师有关林则徐翻译“澳门新闻纸”的文章(载本刊总第50辑),在我国新闻史上澄清了一些问题,读了很受启发。但我还有一些另外的想法,并将补充一些资料。 (一) 林则徐到...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90
上海报学社是旧中国在上海地区存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新闻学术团体,它发起组织于1925年11月,最后活动可查知的是1935年12月15日,前后足足有10年的历史。上海报学社是在戈公振先生一手组织和亲自主持下,从事新闻学之探讨活动的。上海报学社成立于1925年秋冬。......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90
《飞影阁画报》《飞影阁画册》《飞影阁画报册》《飞影阁画报》是吴友如以“飞影阁主”的名义,在光绪十六年九月初三(1890年10月16日)创办的。那时申报馆附设的点石斋所出的《画报》已出版了6年有余,累达240余期了。吴友如曾是《画报》的主持人(点石斋所出版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上海党史研究 年份:1994
1929年,美国著名记者艾格尼兹·史沫特莱写过一篇通讯《“蚊子小报”的游击战》,是纪录当时上海的“小报”──西方新闻界习惯称为“蚊子小报”(MosguitoNewspaper)的状况的。史...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93
上海人最早能阅读到的近代中文新闻纸,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香港出版的《遐迩贯珍》。在过去的新闻史著作中,多有把香港《退迩贯珍》说成是麦都思主编,其实是其子麦华陀主编的。这个史实,亲眼看着《退迩贯珍》创办并深知内情的王韬几次都明确地记......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89
我所列的“佚报”,可能(也希望)并未“佚”。我所以把它列入“佚”,只是限于我的孤陋寡闻,和未见于上海图书馆的《馆藏中文报纸目录》和全国图书馆联合编辑的《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等大型工具书。有些“佚报”可能还散藏于海内外某些单位里,但限于我个人的能......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镐汶,, 来源:上海青少年研究 年份:1986
办青年报刊为了什么? 办青年报刊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不成为问题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办的报刊的回答,固然十分响亮:“做共青团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大众的喉舌.”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