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8
《聊斋志异·狼》中“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之“假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释为“假装睡觉”;徐宗才编《古代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册翻译为“假装睡觉”。......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古汉语常用词是专指与"疑难词"相对的,代表汉语整体词汇的那部分词,也是历时词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古汉语常用词古今词义的差别主要有"隐别"和"殊异"两类,重难点在"隐别"的部分;掌握......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子产而死”“富而可求”等句子在句法关系上是“主而谓”结构,但从语义表达看,“而”仍然是连词,其前的“子产”“富”等体词发生了陈述化。一是体词性成分自身的语义基础,“而......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古汉语词汇教学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字词关系的梳理和词汇学理论的应用。具体说就是分清字形义和词义的关系;掌握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正确运用义位义素理论指导古汉语词汇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励耘语言学刊 年份:2015
上古汉语表示"起身"义的常用姿态动词有"兴、作、起"。"兴"最早表达"起身"义,"作、起"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成为"起身"语义场成员。"兴、作、起"各有不同的原始语域,原始语域对后来的词义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马氏文通》的“实字假借”包含名字假借、动字假借、用如静字与状字假借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解为字的本用、一字多词、词的兼类、词的转类和词类活用。从指称与陈述互转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书中"折枝"一词历来有按摩肢体、弯曲身体、折取树枝三种注解.然考察"折"字意义系统,当无"按摩"义;考察古书用字,枝、肢相通当晚于孟子时代.结合该段具体语境,"...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散动”是《马氏文通》中提出的重要语法学术语,它主要包含有两层意思,从语义分析来说是指与“坐动”(谓语核心动词)相对的“非谓语核心动词”;从句法结构分析来说是指与“语词”......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陈独秀是国内较早研究复辅音声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主要从拟声词、连绵字、谐声偏旁、一字二音、方言、邻族语言、异族译音等方面,运用推理和比较的方法,证明了古汉语中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语言学论丛 年份:2019
词汇语义的演变具有系统性,同一概念场词汇的语义演变具有倾向性共性.本文以“仆倒”义动词为例,综合考察先秦至唐代语料,系统描写不同历史时期该概念场词汇成员的变化,以“...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17
一《孔雀东南飞》,《乐府诗集》作《焦仲卿妻》,《玉台新咏》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诗中有两句'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洪波, 陈祝琴, 李明,,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04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纲要》的内容梗概;第二部分介绍《纲要》的理论贡献,并从新观察、新观点和新探索三个方面介绍了《纲要》的若干创新点;第三部分对《纲要》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岳秀文,,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17
《诗经》中存在大量单音节状态形容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单音节状态形容词主要作谓语和定语,少数作状语,没有发现用于补语;从语义上看,状态形容词主要是对事物、场景、动作状...
[期刊论文] 作者:岳秀文,陈祝琴,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像"字句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表比较、表比喻、表测断."A像B一样/似的"格式中,A、B同类,B是定指时,表比较;B是无指时,表比喻;A、B不同类时,表比喻."像"字句主要表达的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裴凤娟,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说文》释语所见“仆倒”类常用词有“仆、僵、顿”,“仆、僵”始用于战国后期,“顿”始用于西汉;从东汉文献看,“仆、僵”是最常用的“仆倒”义动词,使用频率既高,用法且多,“顿”......
[期刊论文] 作者:岳秀文,陈祝琴, 来源: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年份:2008
“粪土之墙”的“粪土”是一个动宾结构,义为“掉落或扫除尘土”,由此引中出“脏土、秽土”,进而引申为“鄙贱下劣的事物”或“形容恶劣的环境”;“粪”指“粪便”义,是汉代以后才......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史运林,,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说文》段注“引申之为凡某之称”例共369字,占引申例字的34%,多数引例都暗合了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于段氏对引申与假借的区别不严、字词关系认识不够,加之刻意维持许说,...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祝琴,岳秀文,,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17
汉语方言量词“兜”(蔸篼)主要见于长江以南的方言里,可做临时量词、个体量词、集合量词、不定量词.从历时语义和共时语料看,临时量词用法是借用其各类“器具”义名词,它们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