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47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转喻历来是修辞学的研究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转喻的研究多从修辞的角度,把转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问题。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转喻作了全新的解释,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以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空间的隐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抽象概念意义形成的过程中人类的躯体经验所起到的作用,并在...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2010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它以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两大语义理论之一。框架,也称为认知框架,是贮存...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年份:2018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正面临这样一个现状,即学生的平均成绩水平出现逐年下滑这一趋势。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如果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传输---接收”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水平可能还会继续下降。本文将结合自身的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语言的意义是翻译的核心。根据框架理论,语言符号的意义来自于框架。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采用恰当的语言符号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框架分为语言框架和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与人的视角的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主动句与被动句这两种语言结构在语义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被动句的翻译应该遵循语义取向的原则。被动句英译汉时...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案的研究,提出:小学英语教学应考虑小学生的切身体会和看法,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法和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自己的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01
一、北黑地方铁路现状  (一)负债经营、举步维艰  北黑地方铁路自1989年运营以来,已有十二年之久.自投入运营那天开始,黑河地方铁路局就沉重地背上债务包袱,再也无法卸下...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宗廷虎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不仅代表我国当代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成就,而且为推动世界修辞学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主要讨论宗先生在知识资源、科学史观、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2012
以复旦大学语言研究所为核心的学术群体,是20世纪中国修辞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主张以“创造性研究”为宗旨的“继承性研究”,所以又称为“新的古今中外派”。作为杰出代表,陈望......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章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原型、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象似性等理论对当前外语词汇教学进行探讨,并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外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咸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本文从有关平仄理解的争议问题入手,发现了汉语“四声”和“平仄”历史演变的种种内在联系,初步界定了诸如古平仄与今平仄、古调名与今调名及仰扬对立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
[学位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广州大学 年份:2006
传统研究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通常被当作一种文学性和修辞性的语言现象来对待。这种观点在修辞学、文学以及各种词典对转喻所下的定义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如“转喻又...
[学位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广西大学 年份:2013
抢劫罪、绑架罪、敲诈勒索罪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实践中如何区分这三个罪名有颇多困扰,标准并不统一,在理论上争论也较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司法实务界的问题。许多学者针对这...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翻译看作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相互关联。如果三者成功合作,原文和译文之间便可以实现最佳关...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一方面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纵观汉语诗歌演变的过程,历代诗人无不继承并发扬的艺术传统,把入乐可唱的"歌诗"看作最理想的诗体,因此,歌词是中国现代诗歌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语境特征,它还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1引言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词语的替代关系,即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词去代替,例如:...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年份:200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对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歇后语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抽象的认知框架(输入空间1)与特定情景(输入空间2)。...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栋,, 来源:秘书 年份:2015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诗遭祸被贬黄州后所创作的四大名篇。因写了《后赤壁赋》,人们便给《赤壁赋》加了个"前"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