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86
一子贡是孔子称赞的弟子一般人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中《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名七十七人,并说“受业身通者七十七,皆异能之士也。”司马迁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79
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对于外国的教育情况,几乎一点都不知道。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外国的教育情况也逐......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我生长在北方农村,家庭是一般农民。儿童时读的课本都是南方人编的,是以南方社会为背景写的,如讲池塘、讲菱角、讲稻田等等;而且这些课本是适合于城市儿童或富有家儿...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57
今年一月号的“人民教育”上有刘凤梧同志的一篇文章,提出当前教学上有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高中课程门类多、上课时数多、教材分量重、自习时间少,学生成天忙于应付作业...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谜语是文字极其简短的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但它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却很大;特别是物谜,与德育、智育、体育都有关系,在智育方面的作用尤其大。德育方面。封建社会的谜语,反...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7
【正】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十分重要。早在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文化课本》序言里就指出:“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61
一、要不要集中識字 1.集中識字的主要理由。小学語文課内要不要采用集中識字的办法呢?我的意見是要。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集中識字便于集中教师教学的目标,便于集中学...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一、对语文课教材内容的两点改革意见我1938年到延安之前,曾在旧社会的中学和师范学校教过七年语文课(有时也兼教中外史地)。但当时只是就课文教课,对语文教学未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正】 司马迁,龙门(今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对他的生卒年说法不一,暂以邓鹤声所著《司马迁年谱》为准。以下司马迁一生活动的时间,也都以郑著年谱为准)。他的父亲司...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正】 启发式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编写教材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要用启发式进行教学,首先应有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教材。这种教材,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更重...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正】 现在学习风气很浓厚,要求购买文言文散文选本的青年与干部不少,有些出版社和学校编选了一些这类选本,但还不能满足需要。我认为学习文言散文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崔述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应占重要地位,但这不是因为他有一部规模宏大的《考信录》,而是因为他有一本薄薄的《无闻集》。《无闻集》是一本特殊的文集,有很大的进步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尤其在教育方面,他有杰出的贡献。一般人都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指名提出七十七人,并...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张修是六十多年前我上高小时的一位校长。我一直怀念着他,感谢他对少年儿童的培育。当时全山西省有七所贫民高小。我住的是省立第二贫民高小,设在方山县。贫民高小招...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年内乱中,林彪、“四人帮”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镇压师生,摧残教育.使教育战线成为“重灾区”,整整...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一、大学要培养优越的人才有人说,人才是今天世界上所有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近年来有许多国家都提出人才的开发问题,重视研究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用人才的工作。如1960年日本经济审议会发表的《日本经济的长期展望》提出“人才开发论”,并推行“......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时间在飞逝,我们必须树雄心,立壮志,狠狠抓住这个最大的政治,专心致志、同心同德地干下去,一天也再不能耽误了。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高等学校必须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徐特立教育文集》出版后,我买来一本,如饥似渴地很快就读完了。读时发生了一个很奇特的感觉:全书共计六十三篇文章,其中绝大部分原先并没有见过;但几乎篇篇似曾相识,毫不觉得生疏。这是什么道理呢?我反复想了之后,觉得道理有二:一是文如其人,徐老的每篇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 粉碎“四人帮”以来,党中央号召我们要恢复和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很值得认真研究总结的。我认为除了坚持...
[期刊论文] 作者:辛安亭,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1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辛安亭同志在当时的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主编教材十多年。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编写教材的经验。一九七九年,他写成《回忆与体会——试谈陕甘宁边区编写教材的经验》一文,分十个部分,总结出十点经验:(一)教材必须注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