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14
在《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10期上拜读了赵远利老师的文章《把握古诗解读的四个"度"》(以下称"赵文"),觉得受益匪浅,但其中的一个观点笔者不能苟同,愿与赵老师商榷。"赵...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4
听特级教师上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高超的教学技巧、精妙的课堂语言,无不令人心悦诚服。尤其是他们在课堂上展现的那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人文关怀,也让听课...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7
最近拜读了刘卫锋老师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上的一篇文章——《风景的再造》,笔者也曾经多次执教《泊船瓜洲》,有一些相左的看法请教。首先,刘老师将《泊...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8
苏教版小语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组织课文,每个单元由三到四篇课文、习作训练和练习组成,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训练体系。单元树立了整体教学的观念,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2
2011年4月,江苏省“名校课堂巡礼”活动中,熊开玉老师为来自全省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一《争论的故事》。在这节课上,熊老师创造性地把川剧变脸手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收到了意......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9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课文《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本课对于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提高习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意义之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是观察让作者揭......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4
几次公开课都有苏教版第九册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执教老师对于课文的“点睛之笔”——“‘给’,永远比‘拿’愉快……”有着大同小异的认识。兹举一例:  师:(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你是怎么理解“给”和“拿”的?  生:“给”就是交给别人,“拿”......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4
拿到崭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我照例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习作4”的例文《乌鸦反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作文大意是说陆孝娟跟妈妈在树林里散步,亲眼看到了两只小乌鸦给老乌鸦送食物的情景,十分感动,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读完以后,我又打开与之配套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2009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景物、意象生动具体之感......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09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十册《练习6》“诵读与积累”介绍了毛泽东主席的名篇——《清平乐 六盘山》,词的下面有这样的注释:“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笔者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  首先看看前人对“苍龙”的解释。《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索引》:“......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12
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拥有隐私权,这种隐私权一样应该得到尊重,然而在语文考试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学生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吗某校...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1
近年来,一套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配插图的“中华民国”时期的老课本——《开明国语》备受青睐,个中缘由耐人寻味。从心理学角度说,人在对现实不满的情况下往往会把目光投向过去。换句话说,现行的课本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平心而论,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课本都不可能让......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The standard of...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挪威的斯墨拉尔草原地处北极圈内,因受海洋暖流的影响而水草丰美,生活着贼鸥、猫头鹰、北极狐和旅鼠等动物。春天的时候,斯墨拉尔草原上的旅鼠并The Smeral grassland in N...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一个独臂中年男人,为了让两个孩子读书,来到华山当挑夫。第一次踏上华山险道,他背了50斤货物,才走了一小半路已经两腿灌铅,眼冒金星,喘不过气A middle-aged man with a sin...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9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Mr. Sun Yat-sen is one of...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学校管理 年份:2005
笔者最近聆听了几场小学师德报告会,翻阅了厚厚的师德先进个人材料,不难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全身投入型———A老师早到校迟离岗,废寝忘食“泡”在学校里...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向动物学习,古已有之。20世纪60年代,一门新的学科——仿生学兴起了。这门学科专门研究生物(主要是动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模拟它们的技术系统。以下是两个相关的故事...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9
一、图片导入,渲染气氛1.展示公路两侧绿化风光的图片。2.前些日子,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条公路两旁也栽了很多小树苗,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小树苗受到了伤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有鹏,,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9
在2009年第5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上拜读了林春曹老师的《习作评改:把真话说到底》,心中产生许多感想,一言以蔽之:本节课在“战术”上可圈可点,而在“战略”上则得不偿失。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