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1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蔡舒姝, 来源: 年份:2012
黑客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充满争议的负面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相关的研究较多局限于对黑客及黑客文化所造成的破坏进行研究,集中于如何限制黑客文化的破坏性影响。然而,黑客是掌...
[期刊论文] 作者:黄煌 蔡舒姝, 来源:亚太教育 年份:2015
摘 要:“主体间性”为全程互动的教育美学澄清了两个问题:自我和他人必须彼此尊重才能在世界中共在;沟通只有在交互的主体性中才能达成。教学艺术中的主体间性有三个层次:回归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主体性;通过视域融合与学生共在;走向审美主义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互......
[期刊论文] 作者:黄煌 蔡舒姝, 来源:商 年份:2015
摘要:儒家的无为而治管理讲求榜样效应、上行下效和有效沟通,是一种全程互动式的管理。儒家培养君子的主要目标就是治人,“草上之风”的管理模式脱胎于自然现象,是融合了道德和自然的“无为”,同时也是中国式管理的隐喻,代表了一种“风—草”的全程互动式管理模型。在......
[期刊论文] 作者:黄煌,蔡舒姝,, 来源:学园 年份:2015
汉代对“舜”的文字训诂指出:“舜”即“推”“循”,主要意涵是继承、因循。以此为据,我们可对《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评述“舜无为”的公案作出文字学解释:“舜”字源自藤蔓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蔡舒姝,董琳静,, 来源: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2011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勾画出了一个平稳安定的和谐社会。在老子看来,个人和国家在平和的状态下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于是,他主张处理事情和治理国家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而这...
[期刊论文] 作者:董琳静,蔡舒姝,, 来源:科教导刊(上旬刊) 年份:2011
库恩在其著作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的概念,并成为当时引起思潮的热点话题。库恩从数学中借用这个概念是用来阐述两个相继科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