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怡爽,,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17
本文对汉语并列复合词与英语成对词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分析二者在类型、语音特征、结构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并着重考察二者的意义形成机制,认为它们的共性大于个性,都可分......
[期刊论文] 作者:葛怡爽,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14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动宾式离合词“睡觉”一直被认为来源于古汉语中的“睡觉”,但两者的词义完全相反,构词法上也存在着差别。本文试图从历时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厘清“睡觉”演变的脉络,探寻其“睡醒”义与“进入睡眠”义之间的衔接递变,并以此加深对现代汉语中......
[期刊论文] 作者:葛怡爽, 来源: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2014
关于《论语》中“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其中含有唯物主义思想。文章首先对这类观点提出质疑,在分析原文和参考古人注疏的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葛怡爽, 来源:大观 年份:2004
曹植和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身世遭遇、情感体验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以曹植名篇《洛神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曹植在艺术手法上对屈原的广泛继承,并由此阐......
[期刊论文] 作者:葛怡爽, 来源:大观 年份:2014
摘要:曹植和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身世遭遇、情感体验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以曹植名篇《洛神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曹植在艺术手法上对屈原的广泛继承,并由此阐发二人在情感上的互通,以及曹植对屈原思想人格的认同。同时也注意对他们不同的个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