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古今嬗变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_yue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动宾式离合词“睡觉”一直被认为来源于古汉语中的“睡觉”,但两者的词义完全相反,构词法上也存在着差别。本文试图从历时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厘清“睡觉”演变的脉络,探寻其“睡醒”义与“进入睡眠”义之间的衔接递变,并以此加深对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睡觉”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睡觉” “觉” 古今异义 演变
  “睡觉”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生活化词汇。《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收录并释义为“进入睡眠状态”,例如:“该睡觉了。”[9]同时它也是一个动宾式离合词,“睡上一觉”“睡个好觉”等分离式用法也大量存在于现代汉语之中。其实“睡觉”一词古已有之,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意义有所差别。古代“睡”和“觉”连用,通常释为“睡醒”,例如:“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颐《偶成》)。”[10]“睡觉”一词的古今差异何以如此之大?对此,我们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一、“睡觉”一词的古今异义与构词法差别
  现代汉语中的“睡觉”是一个离合词。当它合用时,表示一种睡眠行为,即“进入睡眠状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睡觉”亦可分开使用,即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如“睡了个好觉”“美美地睡上一觉”。在这种情况下,“睡”为动词,“觉”则充当其宾语或动量补语①。
  然而,上述“睡觉”的含义与其早期意义多有出入。如:
  (1)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2)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全元散曲》)
  以上两例中的“睡觉”均取“睡醒”义:“新睡觉”义为“刚睡醒”,“睡觉来”义为“醒来”。从中足见“睡觉”一词的古今差异。
  若从语素的角度来分析,则“睡”的古今差别不大,主要变化的是“觉”。《说文》:“睡,坐寐也。”可见上古单音节词“睡”的意义是“坐着睡觉”。可以据此推测,从上古至今,“睡”的词义有扩大的趋势,逐渐由专指“坐着睡觉”这种特定姿势的睡眠行为,扩大到可以泛指“一切睡眠行为”。这种演化的脉络相对比较清晰且易于理解。“觉”则不然。《说文·八下见部》:“觉,寤也。”也就是说,上古单音节词“觉”是动词,意义相当于“醒”,恰是“睡”的反义词。而在现代汉语中,“睡觉”之“觉”处在宾语的位置上,显然应是一个名词性成分,指从“睡着”到“睡醒”的整个过程。
  既然语素意义相异,其所构成的“睡觉”自然在词义和构词法上有所区别。现代汉语中的“睡觉”是动宾式合成词,由同样表示“睡眠”义的动词素与名词素构成。而在古代汉语中,“睡觉”实际上是由表示“睡觉”的动词“睡”和表示“睡醒”的动词“觉”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组合而成的,其语义是“睡醒”。至于“睡觉”的结构类型,有学者认为当属偏义复词,即认为它是“睡”与“觉”两个语义相反的动词素的联合式,并且语义偏向后者;也有学者认为是述补结构,即“觉”是对“睡”的补充说明。究竟采取哪种观点,学界对此还存有争议。
  二、“睡觉”意义的历时演变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睡”“觉”合用最早出现在唐诗中,其意义是“睡醒”。并且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吴道勤说:“‘睡’‘觉’合用,从唐、五代至宋、元时期,基本上只有‘睡醒’一义。”[1]
  (3)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4)马上偶睡,睡觉成吟。(白居易《闲适四》)
  (5)师曰:如人睡时,忽然作梦,梦从何来?睡觉之时,梦从何去?(《祖堂集》卷三《司空本净》)
  (6)至年十五,偶因抱疾,萌神人与药,睡觉顿愈。(《祖堂集》卷十鼓山)
  (7)浓睡觉来莺乱语。(冯延已《鹊踏枝》)
  (8)睡觉来,披衣独坐。(柳永《十二时·秋夜》)
  (9)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陆游《夜游宫》)
  (10)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全元散曲》)
  (11)等此人睡觉来问我,只说我更衣去了。(《全元杂剧》)
  以上是一些“睡”“觉”连用的例子。由于这时的“睡觉”尚未完全凝固成词,分离式的用法仍保留在语言中,其中的“觉”也都表示“醒”,与“睡”相对。尤以唐五代为典型:
  (12)瞌然遂成睡,……忽觉问仆夫。(白居易《闲适四》)
  (13)“菩萨起,莫恋无明睡。”……远公遂乃惊觉。(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
  由此可见,表“睡眠”义的“睡”与表“醒来”义的“觉”因组成述补或联合结构而得以经常性连用,并逐渐凝固成词,表示“睡醒”。“睡醒”义既是“睡觉”一词的本义,也是其从唐代至元代的中心意义。
  “睡觉”的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中期以前,这种用法仍常见。如:
  (14)权醉不醒,及至睡觉,已是五更。(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15)两更公人如梦中睡觉的一般,爬将起来。(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
  (16)吃了一惊,撒然睡觉。(冯梦龙《喻世明言·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从明代中叶起,“睡觉”的“睡醒”义用法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睡觉”的“睡眠”义开始广泛地为人们所使用,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据统计,成书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西游记》全书共有“睡”“觉”合用(包括不严格的连用)例39处,其中有38处表示“睡眠”义。如:
  (17)行者、沙僧一觉睡醒。(《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18)睡一觉回去。(《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19)好好睡觉的人,被这猢狲花言巧语,哄我教做甚么买卖。(《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20)大开着窗子,忒好睡觉。(《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杨守静认为,从隋唐到明初,“睡觉”(“睡醒”义)经历了一个有两词连用到凝固成合成词的过程;而“睡觉”意义发生改变,或者说,表“睡眠行为”义的“睡觉”成词,则发生在明代中叶。[7]这基本与以上语料相吻合。   三、对“睡觉”古今异变原因的几种解释
  汉语从上古绵延发展至今,一些词义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而产生古今异义并不罕见。但“睡觉”的两个词义,“睡醒”与“进入睡眠状态”,意思恰好相反,却是不常见的;其词义变化的关键语素“觉”,在上古为动词,表示“醒”,在现代却为名词性成分,表示“睡眠”,变化尤其大。我们很难说其今义是由古义直接引申而来,因为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都不可能引起词义向对立面的转化,更不可能改变词的结构类型。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睡觉”的古今异义?许多专家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试图解释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我们谨对前人观点作综述与分析。
  (一)“词义感染”说
  词义感染是指“两个意义不相同的词经常性连用,其中一个词受另一个词的影响而具有另一个词所表示的意义。”[8]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古代汉语的词义演变之中,如“颜色”“糟粕”等。
  有学者认为,“睡觉”也是其中一例。在“睡觉”这一述补结构中,“睡”“觉”经常性连用,逐渐凝固成词,在这个过程中,“觉”受“睡”的感染而失去原义“醒”,并逐步获得“睡眠”义。
  这种假设最大的不足在于:“睡觉”的本义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心意义是“睡醒”,其词义的主要承担者是“觉”,“睡”的表意倒更像是一种陪衬。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词义感染,“睡”受到感染而异化的可能性应当远大于“觉”。并且,要使这种假设成立,必须先证明作为整体使用的“睡觉”先于“觉”产生了“睡眠”义,这样“觉”才有可能在“睡觉”的语境中受此感染。但是从语料上来看,情况却正好相反,“觉”单用表“睡眠”义的用例要早于“睡觉”整体,关于这一点,在本节(三)中还会有详细解释。
  (二)“睡醒”替代说
  据杨吉春考证,新词“睡醒”的产生替代了原本的“睡觉”,并认为这是“睡觉”词义转变的原因。杨吉春发现,几乎与“睡”“觉”合用同时,“睡醒”一词也开始萌芽,如唐代白居易的《饮后夜醒》中就有“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的句子。这时的“睡醒”与“睡觉”在意义上毫无二致。在此后的五代、宋、元、明各代,“睡醒”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并伴随着“睡觉”(表“睡醒”义)的不断减少。到了清代,“睡醒”义几乎全由“睡醒”一词承担,“睡觉”的“睡醒”义基本消亡。[2]
  “睡醒”与表“睡醒”义的“睡觉”之间的动态消长过程的确符合词语替换的一般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睡觉”一词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而是在磨损了本义之后又生发出表示“睡眠行为”这一新义。这正是替换说所无法解释的:新词“睡醒”的产生只是迫使“睡觉”要么被语言所淘汰,要么作出调整;而调整的方向及方式,应当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
  (三)“一觉”形式误用说
  上面提到的两种观点有一共同的缺陷,即忽略了“觉”之变化与“睡觉”之变化孰先孰后的问题。
  语料显示,早在表睡眠行为的“睡觉”成词之前,摆脱了“睡醒”义并具有了“睡眠”义的“觉”的用例就已出现,大约可上溯至中唐。
  (21)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白居易《卯饮》)
  (22)酷怜一觉平明睡,常被鸡声恶破除。(罗隐《早发》)
  (23)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冯延已《金错刀》)
  (24)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卢延让《松寺》)
  以上各例中,“觉”都应解作一个“睡眠单位”,即一个从“入睡”到“醒来”的完整过程;前面多有数词,以“一”最为常见。加之与“睡”“眠”等动词搭配,我们完全可以断定,这是“觉”的一种动量用法。
  巧合的是,在“觉”还表示“醒”义时,即存在与上述“觉”的动量结构在表层形式上极为相似的一种用法:
  (25)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26)十年一觉红尘梦,不定风灯是此身。(《景德传灯录》)
  以上“一觉”即“一醒”,“觉”仍为动词,“一”是修饰“觉”的副词,作“一次”或“一旦”解。我们会发现,此“一觉”非彼“一觉”,二者仅仅是形似而已,内在结构关系完全不同。但由于状中结构“一觉”与动量结构“一觉”在书写上无异,加之“一”通常是数词,人们容易对“觉”的词性和意义产生误判和误用,认为这种“一觉”表示“一次睡眠”。久而久之,积非成是,“觉”也就成了量词。
  若此推论成立,则“觉”的动量用法来自相同表层形式的误用,“觉”由此产生“睡眠”义。此后,动量结构“睡+数词+觉”变得很常见,如“睡一觉”“睡几觉”。时间长了,中间的数词语义淡化,从而失去存在的必要,动量结构紧缩为“睡觉”,并凝固成一个动宾式合成词,用以泛指睡眠行为。也就是说,今天的“睡觉”一词并非直接源于古之“睡觉”,其间还有一个“觉”的误用和异化,以及“睡”与“觉”新义重组的问题。
  “误用”说观点独到,逻辑严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只是,目前可见的表“一醒”之意的“一觉”用例尚不充足且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自然引申”说
  徐之明等学者在研究中也注意到了量词“觉”与表睡眠行为的“睡觉”成词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不同于“误用说”,这些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觉”的量词意义是由“觉”的“睡醒”义引申而来的。
  “觉”的本义是“寤”(醒),而“醒”恰好是一次睡眠结束的标志。用一次睡眠的终点来标识整个睡眠过程,以睡醒的次数来计量睡眠单位数,再自然不过。“一觉”(一醒)即“一睡”,犹如“一断”即“一段”(《释名·释言语》:“断,段也,分为异段也。”[3],这是完全符合汉语的引申逻辑的。
  作为量词的“觉”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睡醒”的意思;同时,因为它指称从“睡”到“醒”的睡眠单位,这时“觉”也就获得了“睡眠”义。
  “自然引申”说与“误用”说对现代汉语中“睡觉”的成词过程的描述基本一致,并且都认为“觉”的动量用法和其“睡眠”义的产生是“睡觉”一词演化的关键。他们唯一的分歧在于量词“觉”的来源问题。“自然引申”说从汉民族的认知心理和习惯上解释了“觉”可以自然引申出量词义和睡醒义的合理性;而“误用”说关注表层形式,注意到了动量“一觉”有着向状中结构“一觉”转变的句法适宜性。有趣的是,把两种观点对照来看,恰好相反相成,互为补充,让我们看到:“觉”由表示“醒来”的动词向睡眠量词转化并获得“睡眠”义,无论在语义基础还是句法环境上都具备有利条件,从而使这种研究思路有了更强的理据性。   四、对理解离合词“睡觉”的一点启示
  学界历来有一种看法,将现代汉语中的“睡觉”与“洗澡”“游泳”等归为一类,称之为“‘洗澡’类离合词”。即认为,“睡觉”与“洗澡”“游泳”等一样,最初是由两个单音节动词复合而成的,但在现代汉语中却变成了动宾结构,这是由于在构词造句中处于强势的动宾结构的类化。吕叔湘也认为,类似“洗澡”这类把非动宾结构当作动宾结构来处理,是动宾结构的类化作用造成的。[11]
  经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似乎可以证明“睡觉”根本不是一个“‘洗澡’类离合词”。因为今日之“睡觉”并非直接源于单音节动词“睡”和“觉”的连用。准确而言,它是由“睡+数词+觉”式的“动词+动量补语”结构紧缩而来的。“觉”在失去了数词的修饰后,直接充当动词“睡”的宾语,具有名词性质。
  如此一来,“睡上一觉”“一觉睡到大天亮”等分离式用法也就易于理解了,这不过是尚未完全凝固的合成词“睡觉”对“觉”的量词含义的一种保留。而对于具有名词词性的“觉”,在它之前加上定语就更是在情理之中了,如:“睡个好觉”“睡大觉”“睡午觉”。
  注释:
  ①关于离合词“睡觉”中“觉”的作用,有充当宾语和充当动量补
  语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在这种结构产生的初期,“觉”是作为动量词使用的;其后逐渐演化出了“觉”作宾语的用法。有关这一点,本文第三节会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吴道勤.“睡觉”考[J].娄底师专学报,2004,(1).
  [2]杨吉春.偏义复词“睡觉”意义的嬗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2).
  [3]董为光.量词义语义源流三则[J].中国语文,2003,(5).
  [4]徐之明.“觉”作动量用法及“睡觉”成词的年代[J].贵州教育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5]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综论[J].语文研究,2006,(2).
  [6]王丹:关于“觉”的意义和“睡觉”成词的有关问题考辨[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7]杨守静.“睡觉”古今音义漫议[J].中国语文,1996,(5).
  [8]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综述[J].语文研究,2006,(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陈涛编.古今词义辨析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224.
  [11]吕叔湘.语文杂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32.
  (葛怡爽 山东威海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264209)
其他文献
分析了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现状,对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关市场机制、融资方案、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摘要利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计算出20092013年5年间湖南省14个地级市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三种效率值,分析出湖南省各地级市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所处规模报酬阶段,并对反映卫生支出资金配置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的外部影响因素加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湖南省各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效率水平整体水平偏低并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除长沙以外的其他地级市政府公共医疗卫
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必然导致其对文学语言要素的关注。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思罗普·弗莱将修辞看成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征。他以文论家特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语言的修
本文以汲古阁原本<楚辞补注>为底本,参以笔者所见其余六种版本,对<渔父>一篇的王逸注解详加校勘,列其同异,定其得失,以求恢复王注原貌.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议辽宁省逐步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实行以高中后分流为主的职业教育体制;将教
期刊
本文通过对贵州西江苗寨、青岩古镇、贵定音寨和安顺九溪四个乡村旅游地的游客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解游
摘 要:河北宣化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拼合关系上。声母:全浊声母清化,不分尖团,知庄章声母多混,蟹摄开口一等二等文读为零声母,白读为[?]。韵母:[?i]、[u?i]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i]、[uai],[?]、[u?]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n]、[uan],韵母没有[n]韵尾。声调:古平声清字,无论清浊,今宣化方言均读平声,不分阴阳调;古入声字在今宣化方言中仍有部分读入声。拼合:开口呼韵母拼
以生态经济理论为研究的出发点,指出生态建材是我国乡村建材发展的趋势,在分析辽宁现状的基础上,论述辽宁发展生态建材的前景、方向,并提出发展对策。
本文以沈阳市新近改建的青年大街和市府大路为研究对象,从街道使用者的视角出发,进行安全感和舒适性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61人)认为市府大路在步行安全性、舒适性方面优于青年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