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明代因袭元制,对手工业工匠实行匠籍制度。清初明令废除匠籍制度,实是一大改革,这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兹据史料对清代匠籍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盐业史研究 年份:1989
在清代,由封建国家直接垄断经营的商业已经衰落。但是,由清代封建国家所管制的间接垄断商业,如茶叶贸易、食盐贸易等等,却十分兴盛,它们是清代封建垄断商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盐业史研究 年份:1989
三、清代引岸制度的运行过程 引岸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封建国家利益、官吏的利益,也涉及到商人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它必然要受到这四方面利益相互矛盾斗...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7
清代前期实行的行商制度,具有对外贸易垄断所有权与垄断经营权相分离的垄断特征。它使具有官商特征的行商成为专制国家统制对外贸易的工具。行商握有垄断经营对外贸易的权力,...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2
【正】 在以往的经济史研究中,人们都只偏重于生产、流通、分配诸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消费这一环节。在经济生活中,生产、流通、分配固然是决定消费的因素,但是不同形式的消...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从商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对明代后期蒙汉两族的互市贸易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大量史料说明,国内民族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都具...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1
1644年清兵入关,血腥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当时,社会仍处于动荡的局面。满洲贵族的圈地,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吴三...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0
任何一门科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据在于它的社会功能。而科学的社会功能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如果一门科学不能正常地发挥社会所需要的功能,那么,它就进入了发展的困境。走出困...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读书 年份:2007
二○○二年刘伟院长主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工作以后,十分重视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对研究生课程进行了改革。在此过程中,听取"海归"教师的意见,提出了将《世界经济史》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GDP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总价值,包括全部物质和服务的净产值,也包括消费(分配)、投资(储蓄)、产业结构以及出口数值,是最完...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可是,与秦始皇“联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份:2013
考察城市化与研究经济问题一样,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域进行理解与解读。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可以通过逻辑的方法推导出来,而更为重要的路径则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所谓的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新浪潮.学网络 年份:2003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风起云涌之中,曾造就一批批的弄潮儿,涌现出许多名声显赫......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认识论问题上揭示了知识与人类兴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认识兴趣"这个具有原创性的概念.技术的兴趣形成了经验性-分析性的知识,即实证科学;实...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4
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日益活跃,商人得以在流通领域中赚取大量的商业利润。这些商业利润除了一部分作为追加商业资本用于扩大流通规模之外,大部分要从流通领域中游离出来,流向其他领域,这种流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流向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政治经济特......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1984
【正】 关于中国棉纺织业中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史学界已经发表过一些专著及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过去一般探讨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否出现及其产生的时间等问题,本文则试...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一、耗羡的由来及其所产生的弊端在明清时期,所谓"耗羡"主要是封建政府征收赋税时加征的头耗在抵补实际损耗后的盈余."火耗"之名,始见于《元史》,而"火耗"之征,则盛于明中叶行一条鞭法以后.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日益趋于对人民征收货币赋税,实物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8
【正】 纲盐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实行的一种盐业制度.它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是由"开中法"演变而来.清代"因明制而损益之",达到成熟的地步.同时,清代纲盐制度是历代封建政...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封建社会后期,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的历史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在十四、十五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封建社会最迟在清代康熙年间也出现了资...
[期刊论文] 作者:萧国亮,,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09
落后国家比先进国家发展得更快,落后地区比先进地区发展得更快,这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基本趋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