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1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苏必扬,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1
老舍先生的《茶馆》在辍演二十多年以后,不久前第三次回到舞台,在国内,随后又在西欧引起了轰动。今天,这个剧本在我国话剧运动史上的突出地位已没有人怀疑了,然而,它的艺术价值究竟表现在哪里?在创作实践上老舍先生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本文想就这方面谈点浅陋见......
[期刊论文] 作者:苏必扬,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本文对田汉1930年以前剧作进行了再评价。认为田汉是一个具有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体现了对美的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指出田汉早期创作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分析了田汉所以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尤其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苏必扬,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77
一九七四年,“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亲信,在一次文艺调演大会上大放厥词,歪曲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大谈所谓“典型化创作原则”,随后,“四人帮”又通过他们的御用写怍班子,以“初澜”的名义发表了《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的文章,鼓吹唯心主义的创作论。......
[期刊论文] 作者:苏必扬,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1992
【正】 有人说:小说家站在诗与散文的交界点上,而小说就是浸透了诗的散文。读聂华苓小说常有这种感受。 小说是艺术、不是新闻,不是社会学,不是心理学,而是一种创造,一种蕴含...
[期刊论文] 作者:苏必扬,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梆青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定评的。柳青的小说除早期的短篇和一九五八年的中篇《很透铁》外,主要有反映边区农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种谷记》、歌颂人民战争巨大威力的《铜墙铁壁》和描绘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长篇《创业史》第一部。其中,《创业史》又......
[期刊论文] 作者:苏必扬,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本文重点析解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特色,指出其主题中心是对民族的历史负重的思考,艺术方面有场景奇特、手法简洁、色彩大胆等特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