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1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道芬,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1995
细胞工程育种用花药培养方法选育新品种,是近代育种学的发展。60年代印度科学家Guha和Maheshiwari从毛叶曼陀罗花药培养诱导出单倍体植物,引起了世界有关学者的重视。育种学...
[期刊论文] 作者:胡道芬,,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3
京花一号是用花粉育种法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农业科技通讯》1982年第9期曾做过简单介绍。1982年以来,京花一号除主要在北京地区种植外,已推广到我国主要产麦Jinghua No...
[期刊论文] 作者:胡道芬,,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于1979年取[(蚰包-036)×(双_6—山前)]×(有_7~洛_(10))~(5191~7)F_1代花药离体培养,经花培二代,田间一次选择、三年品比、三年市区试育...
[期刊论文] 作者:胡道芬,,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1997
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以无性繁殖的方法,培养出取名叫“多利”的绵羊,它是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可以说它是生物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生物科学发展的巨...
[期刊论文] 作者:Б.Г.拉耶夫,胡道芬,,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60
用手工进行整枝,即用手摘除棉花主茎与叶枝的顶端,每公顷要6—8个劳动日。用整故机器与中耕(开沟和松土)机器进行联合作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拖拉机的功率,避免在田里空转,节...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华,胡道芬,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90
京花五号是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继京花一号、京花三号之后,选育出的又一个小麦花培新品种.它以早熟、矮杆、抗倒和高产而著称,通常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平均亩产可...
[期刊论文] 作者:古旭,胡道芬,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9
对硬粒小麦(T.durum)×普通小麦(T.aestivum)F_1进行花药培养,成功地诱导出小麦种间杂种花粉植株,处于单核中晚期的小麦种间杂种花粉适合于诱导形成花粉愈伤组织,不同的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李自文,胡道芬, 来源:四川水利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晓辉,胡道芬,, 来源:西藏农业科技 年份:1992
40种基因型的大麦花药分别接种在附加2mg/L2,4—D和0.5mg/LKT的培养基上,共有13种基因型的花药形成了愈伤组织,最高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到49%,绿苗诱导率达到1.4%。在培养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晓辉,胡道芬,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1
40种基因型的大麦花药分别接种在附加2mg/L2,4-D和0.5mg/LKT的培养基上,共有31种基因型的花药形成了愈伤组织,最高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到49%,绿苗诱导率达到1.4%.在培养基的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潮,胡道芬,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0
利用110多个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成熟胚培养效果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引起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一次成苗率等性状的明显差异.培养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潮,胡道芬,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89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植物细胞培养对改良作物能够发挥有益的作用.小麦花药培养与常规的育种程序相结合,已经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小麦的幼...
[期刊论文] 作者:胡道芬,湯云莲, 来源:北京农业科技 年份:1980
很早以前,人们就设想利用单倍体育种法来选育新品种。在五十年代Tulecke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培养。他证明,某些被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用适宜的培养基能夠培养出愈伤组织,Tuleck...
[期刊论文] 作者:许馥华,胡道芬,,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60
小麦新品种阿夫,原产阿尔巴尼亚,几年来在我国各地试种,普遍表现丰产抗倒。1959年由甘肃引入我省,列为冬作区域试验品种之一,我省各地试验结果也均表现丰产,极有推广前途。...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平,夏晶,胡道芬,,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93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外界压力,在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形成小植株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的产生被认为对那些具有良好农艺性状、但还有...
[期刊论文] 作者:胡道芬,袁振东,刘建平,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86
1979年我们以冬小麦(有芒红7号×洛夫林10号)5190×京双2号F_1代花药为材料。按常规的花培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和培养。培养基为N_6+LH500毫克/毫升+2,4-D2毫克/毫升+KT1毫...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潮,胡道芬,王虹,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89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植物细胞培养对改良作物能够发挥有益的作用.小麦花药培养与常规的育种程序相结合,已经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小麦的幼胚、...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平,袁振东,胡道芬,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85
提高绿苗总诱导率是冬小麦花培育种能否成功的几个关键之一.国内外一直在努力探索大幅度提高绿苗诱导率的方法和途径,已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低温预处理、高温后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平,李春红,胡道芬,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91
冬小麦花药培养受到诸多内外条件的制约,培养温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之一.已有不少报道表明培养温度明显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效果.本文仅报道本室近几年在这方面的一些试...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红,胡道芬,郭仲琛,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92
温度对作物花药培养具有很大影响。薛欣昀、贾旭等报道了温度对玉米花药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几种低温处理对玉米花培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因型玉米对低温处理的反应。本实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