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三镯,董国堃,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02
掰蘖补栽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后的一种补救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对病田进行掰蘖补栽的最佳时段宜掌握在水稻移栽后10~15 d内完成,最迟不要超过20 d,能获得较好的补救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三镯,杨祥田,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9
台湾产新农绿叶素液肥,1994年获农业部许可在国内销售。为了探明该液肥在本地农作物上的使用效果,我们于1997年在棉花上进行了应用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在温岭市...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罗三镯,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9
水稻抛秧栽培,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现正在浙江迅速推广应用,并起到增产增收作用[1]。但若抛秧栽培技术应用不当,往往导致倒伏[2],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目前在生产上采用多次搁......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三镯,董国堃,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2003
田间对比试验表明,作为一项应急补救措施,在病田进行水稻掰蘖补栽(丛),是当前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以后最有价值的农业防治技术。掰蘖补栽处理所挽回的稻谷损失随病田发病率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之征,罗三镯,等,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2
为鉴定稀土肥料在沿海土壤棉花上的增产效果,为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提供参考,我们于1989年和1990年在沿海涂地棉花生产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材料及方法试验所用的硝酸稀土微...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罗三镯,吴晓华,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9
水稻抛秧栽培,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现正在浙江迅速推广应用,并起到增产增收作用[1]。但若抛秧栽培技术应用不当,往往导致倒伏[2],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目前在生产上采用多次搁......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王旭辉,罗三镯,,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6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主要特点:旱育小苗;单本稀植;大量施用有机肥;无水层灌溉;中耕除草。但是该技术有些环节与我市当前农业生产现状不一致......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三镯 杨祥田 何贤彪,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8
摘要 设施栽培采取水旱轮作种植制度,可有效减轻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总结了临海地区大棚草莓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棚;草莓;水稻;轮作  中图分类号 S668.4;S511.3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088-0......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罗三镯,王旭辉,,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6
美奇天然海藻肥是由中美合资青岛金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液肥。据介绍,该肥有明显的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作用,并获得国家AA级绿色食品肥料认证。为探......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王旭辉,罗三镯,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5
我国近年引进了水稻强化栽培理念,各地正在开展试验与示范.我省在单季水稻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出现了百亩方亩产超700kg,攻关田亩产超800kg的好势头,为水稻强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旭辉,杨祥田,罗三镯,,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6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即SRI),是被认为促进水稻高产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和高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栽培技术体系。其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潘之征,罗三镯,戴均灿,,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2
为鉴定稀土肥料在沿海土壤棉花上的增产效果,为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提供参考,我们于1989年和1990年在沿海涂地棉花生产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材料及方法试验所用的硝酸稀土微肥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吴晓华,罗三镯,陶东升,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份:1998
协优914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914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自1994年以来示范表现,一般亩产500kg左右,高的可达600余kg。合汕优10号或协优46,在白叶枯病...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三镯,杨祥田,吴晓华,戴均灿,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9
台湾产新农绿叶素液肥,1994年获农业部许可在国内销售。为了探明该液肥在本地农作物上的使用效果,我们于1997年在棉花上进行了应用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在温岭市东浦...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伟明,戴均灿,罗三镯,邵全咸,,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1986
“浙皮1号”是当前我省的大麦良种之一,它具有早熟矮杆、耐肥抗倒、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1984年我们在总结“浙皮1号”单项试验和丰产经验的基础上,以小区综合试验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旭辉,杨祥田,陈茂焕,罗三镯,,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进行不同排水搁田时期对单季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早搁田比迟搁田处理的产量显著下降,但成穗率有增加趋势,通过适当调控灌溉、排水时间,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曾孝元,王旭辉,罗三镯,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01
喷直播就是把东方红18型喷雾机的喷水装置改为喷粉装置,将芽谷通过喷粉管喷播到田里的一种新的机械直播技术。该技术是浙江临海农民首先试验的,经农技部门总结和试验示范,开始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林贤青,王旭辉,罗三镯, 来源: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7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移栽密度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产量以移栽密度为13.5~18万丛/hm、单本、正方形移栽方式叶面积指数大,干...
[期刊论文] 作者:杨祥田,王旭辉,罗三镯,尹学兴,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4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台州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早稻播种面积近年减幅较大,蔬菜、瓜果面积迅速增加.平原单季稻面积逐步增加,全市单季稻面积由1997年1.3万多hm2...
[会议论文] 作者:杨祥田,王旭辉,罗三镯,林贤青, 来源: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7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移栽密度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产量以移栽密度为13.5~18万丛/hm、单本、正方形移栽方式叶面积指数大,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