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小岩,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自1967年Dof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桑萎缩病、泡桐丛枝病、马铃薯丛枝病、翠菊黄化病等是由植物类菌原体(Plant Mycoplasma以下简称MLO)引起的以来,已发现100多种植物MLO...
[期刊论文] 作者:陈琦,石小岩,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鼻腔给药防治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归纳和总结重组人干扰素α防治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莉,石小岩,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年份:1999
女性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95%由HSV2所致,常发生在女性外阴,阴蒂,阴唇,肛门周围,阴道及宫颈部,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GH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ACV)进行长疗......
[期刊论文] 作者:董润歌,石小岩,,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2006
一、短跑放松技术的生理学特征放松技术主要指肌肉放松。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肌力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1)提高肌肉的适时放松会促进全身赢液循环,给肌肉输送大量地氧分,及时带走......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小岩,廖爱军,, 来源:实用药物与临床 年份:2016
1-磷酸鞘氨醇S1P(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调节细胞内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作用于S1P受体后,在很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Sphk-S1P-S1...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小岩,沈辉,曹燕玢,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89
根据交叉凝集试验结果将从湖北钟样、广济、监利、潜江等地分离的37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分成5个血清型,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这5个血清型之间的交叉现象结果表明它们是相互独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木兰,石小岩,梁世平,张春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以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为媒介,将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 broom)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MLO)接种至长春花上(Vinca rosea),对感病长春花施用激动...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木兰,张春立,杨继红,石小岩,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4
泡桐是我国黄淮海地区主要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PWB)已成为泡桐生产中的严重障碍,预北农桐间作林重病区发病率可高达94.4%.据1989年统...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小岩,彭洪菊,孙国珍,马亮亮,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21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polyneuropathy )、脏器肿大( organomegaly )、内分泌病变( endocrinopathy )、单克隆 γ 球蛋白( mono-clonal gammopathy)和皮肤...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小岩,王睿,傅迪,胡荣,张国君,廖爱军,, 来源:实用药物与临床 年份:201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例CML患者,使用高杉尖三酯碱和/或羟基脲将白细胞降至20×1...
[期刊论文] 作者:杨融辉,石小岩,傅迪,仲媛,郑金科,廖爱军,, 来源:实用药物与临床 年份:2016
目的探讨S1P受体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LP-1生存及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芬戈莫德(FTY720)抑制LP-1细胞S1P受体,CCK-8法测定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应用q...
[期刊论文] 作者:林木兰,杨继红,陈捷,石小岩,张春立,陈维伦,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3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原类菌原体为抗原,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取其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从4次融合产生的459个杂交瘤细胞克隆中,用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