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田兴山, 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年份:2018
摘要: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校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学校教育中正确教育思想的执行者、学校管理的决策者、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安全教育的守护者,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关键词:学校 教育 改革 角色 思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田兴山,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1994
肾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态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冯莉,田兴山,李庚午,朱命炜(河南师范大学,新乡453002)本文利用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根状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再生植株的基础上,对其形态发生过程进行扫描电镜......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田兴山,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1994
以黄槐(CassiasurattensisBurm.f.)幼嫩叶片为材料,接种于MS+NAA1ppm+2,4-D1ppm+6-BA2ppm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两种形态的愈伤组织,即致密愈伤组织与雪花状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NAA:1ppm+6-BA2ppm的分化培养基上.仅致密型愈伤组织经过球状体至不定芽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田兴山, 来源:河南科学 年份:
花毛茛的叶接种于MS+2,4-Dlmg/L(单位下同)+NAAl+6-BA2的培养基上,培养3~4周后,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MS+2,4-D1~2和MS+6-BA1.5~2.5的培养基上,培养4周左右,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别通过胚状体发生和不定芽发生两条途径形成植株;而将叶接种于MS+6-BA2+NAA0.2~0.5+LH500的培养基上,则可在叶柄和叶片的过渡区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分化出......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田兴山,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本文报道了我们筛选的TL生根剂对含笑,绒柏,菊花和毛叶杜鹃4种观赏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TL生根剂能明显提高插条的生根率和每插条根数,且根长,分枝多,生根效果显著好于IBA。......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田兴山,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从苦瓜果实中提取到一种具降糖活性的蛋白质粗结晶,放射免疫分析(RIA)表明,该物质不是胰岛素,与Khanna等人的报道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华, 田兴山,,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4
空间诱变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育种手段.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微生物空间诱变的研究近况,概述在空间环境中诱发微生物变异的机制及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何建辉,田兴山,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在10^-6 ̄-4mol/L浓度范围内,随S-3307浓度升高,对绿豆下胚轴切段生根的促进作用加大,根干重增加,对上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增强,10^-7mol/L的S-3307与10^-4mol/L IBA混合处理,生根效果比二者单独处理更好;IBA和S-3307处理先后不同,发根数不同,IBA先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奇,田兴山,冯莉,,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2014
除草剂残留药害严重威胁南方稻-菜高效轮作生产模式,其早期诊断和预警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二氯喹啉酸(3,7-二氯-8-喹啉羧酸)是华南稻田最常用的除草剂之一,其残留药害具有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奇, 冯莉, 田兴山,,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5
华南地区高温季节从6月持续到10月,田间杂草危害严重,当前高温季节田间杂草群落发生格局相关的研究资料积累不足。因此在广州高温季节于标准化菜田通过田间杂草调查、小区控...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华,冯莉,田兴山,, 来源:遗传 年份:2007
基因组以及后基因组研究可收集大量有用的生物学信息,并使许多的生物体得以全面的认识。细菌基因组研究对于植物病原性及互生型细菌在细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文磊, 冯莉, 田兴山,, 来源:杂草学报 年份:2019
为探明高温火焰在果园除草中的应用前景,利用1台自制的火焰设备,比较分析不同液化石油气(LPG)剂量下火焰处理对果园常见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牛筋草对火焰的敏感...
[期刊论文] 作者:田兴山,冯莉,潘瑞炽,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研究不同浓度的IAA对黄瓜花粉管伸长及内源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IAA明显促进花粉管伸长,而100mg/LIAA则完全抑制花粉萌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杨彩宏,冯莉,田兴山,, 来源:中国蔬菜 年份:2016
为了明确莠去津土壤残留对后茬蔬菜的影响,在室内采用毒土添加法研究了莠去津不同土壤残留量对黄瓜、豇豆、辣椒和菜薹光合作用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莠去津土壤残留量...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张玲华,田兴山,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7
用荧光假单胞菌和氧氯化铜处理烟草根际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对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荧光假单胞菌菌液后,使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第一周显著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奇,冯莉,田兴山,, 来源:生态科学 年份:2015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田生境呈现深刻的变革,农田草害不断加剧,及时掌握农田杂草群落特征,积累相关数据资料迫在眉睫。于2013年夏季对广东典型蔬菜种植区的90块典型菜田...
[期刊论文] 作者:冯莉,张玲华,田兴山,, 来源:生物技术通讯 年份:2007
青枯菌是引起植物毁灭性青枯病的病原菌。青枯菌基因组约5.8Mb,具有高(G+C)含量和约5120个可能的编码基因。该菌基因组由3.7Mb的染色体和2.1Mb的大质粒所组成,其独特的基因组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华,郭勇,田兴山, 来源:生物技术通讯 年份:2005
Toll样受体在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新发现的一种分子识别模型受体Toll样受体-9(TLR9),能特异性识别CpG DNA并起动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在不同种类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华,冯莉,田兴山, 来源:生物技术 年份:2006
群体感应(Quommsensing,QS)是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细菌群体行为调控机制,通过感应一些信号分子如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acyl—homoserine laetone,Arm)来判断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
[期刊论文] 作者:田兴山,冯莉,潘瑞炽,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9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