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2007
当前,教师在媒体中主要呈现出神圣化与妖魔化这两种对立的道德形象。神圣化的教师媒体道德形象,使教师背负了沉重的道德重担,既不利于推广和学习,也不利于师德楷模自身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4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存在的重要合法性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支撑。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除了需要公正的国家制度作为保障外,更需要教育的后...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教育科学 年份:2012
对学生的完整理解,既需要关注学生的表,更要关注学生的里;既要看到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更要理解其内在的精神诉求;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重视其人格的完善;既要强调成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年份:2009
当代青少年文化在价值属性上呈现出流行文化与亚文化这样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前者主要反映了青少年文化的感性化、平面化、被动性等特征,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青少年文化的深...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教育科学 年份:2011
身份认同作为青少年文化母题的基本内容,导源于青少年时期内在的特殊矛盾。与80前青少年相比,当代青少年在认同话语、认同方式、认同策略以及认同的基本价值内核等方面都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19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立场上,在劳动教育中充...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年份:2005
当前美国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并成立了众多的品格教育组织。基于对当前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各项主张的分析,把握...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4
青少年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线索,但如果仅仅当作个体行为而不加分析并粗暴地扼杀,不仅不能解决内在的审美观、价值观教育问题,反而会激化师生矛盾。当前,学校德育常常沦...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其具体的生活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经验具有与价值观等效的意义。因而,培育学生价值观的着力点就在于重塑学生的价值生活经验。这就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15
当前,由于对学校文化内涵把握不准、缺乏顶层设计和师生的广泛参与等因素,造成学校文化建设的诸多问题:内涵凝练上,传统有余而现代不足;呈现形式上,"多"与"一"失衡;表达层面上,形......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04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常常处在一种人人能做却人人不愿做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则在于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德育当作一项专业性不强且枯燥、乏味的工作,使得从事德育工作的教...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课程教学研究 年份:2016
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德育都可能是一个被高度重视又被极度忽视的教育领域。经验型德育的实效低下,也一直是当代世界最普遍、最深切的心灵之"痛"。该书通过综合运用问卷...
[报纸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 年份: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2010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小学生认为应当帮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但真正主动干些家务的只有58%,偶尔自己洗洗袜子的也仅占一半......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2010
明确学校德育所存在的问题是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的关键。学校德育问题诊断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三个流程。其中,发现和界定问题是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04
信息社会的劳动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生涯教育主动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会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信息社会进行劳动时,才不至于被劳动的自由所吞...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2009
符号消费是当代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身份认同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青少年在符号消费中的身份认同诉求主要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青少年...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07
为了克服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需要对人们的消费观念进行引导。传统意义上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消费社会消费的目的更多地是与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其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北京教育(德育) 年份:2004
201 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评价教师队伍...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09
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前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要求我们对德育课程所持立场从知识本位向生活本位转变,突出课程的价值性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7
当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师德发展已经置身于全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社会的孕育与发展向师德建设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