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生物制品参考资料 年份:1974
一、引言 口服免疫预防微生物疾病的概念已经不新了。这种免疫人群的方法从七十年前第一次尝试到现在一直断续地使用着。只是由于过去几年间出现的理由,原来的口服菌苗...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89
引言概述A、生产要求 1.定义 2.疫苗生产所用毒株的证明 3.一般生产要求 4.生产控制 5.分装与容器 6.成品检定...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 年份:2004
我们对病毒性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控制或改变这些疾病进程的能力。有效的免疫预防,使我们能够抵御疾病的攻击。阻碍进展的有各式各...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2002
本文对当前人用细菌性疫苗的现状及其前景作了扼要的介绍,希望有助于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员参考之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8
本文概括了我国生物制品事业发展中的基本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制品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其中的观点仅属作者个人的见解,欢迎讨论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asi...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2009
我初次认识张慧卿科长是1959年,算起来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那时我还在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正值所谓“大跃进”年代,要“破除迷信”、“超英赶美”,破除“条条框框”,愿望......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中国计划免疫 年份:2003
本文对细菌性痢疾疫苗的现状作了简要的论述,特别是对研究痢疾疫苗的思路与手段作了一些介绍,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供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0
从日本人志贺氏发现菌痢的病原到现在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的有志之士从未间断过对痢疾菌苗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感染剂量小,10个...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2001
本文介绍了当前伤寒流行的状况及用于预防伤寒的现有疫苗的情况,着重谈了伤寒Vi多糖疫苗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6
谈谈生物技术在疫苗研究工作中的应用问题王秉瑞(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一、背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也叫做生物工程,它牵涉的范围很广,包括细胞工程,反应器工程,仿生工程,基因工程等。......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9
本文概述了霍乱菌苗的历史沿革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从霍乱菌苗的预防效果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科学之友 年份:2011
文章探讨了第42条中民事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2009
刘新铭君去世后屡思著文纪念,奈头绪繁多,拖延至今,仅以当时悼念之诗,聊表怀念之意。...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2009
刘新铭君去世后屡思著文纪念,奈头绪繁多,拖延至今,仅以当时悼念之诗,聊表怀念之意。七律一首悼念刘新铭君王秉瑞2004年12月16日重聚金城四十年(一),青春非梦亦非烟。闻笛曾...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生物制品资料 年份:1975
一九七五年五月继用链霉素选择法选育出福氏Ⅲ型依链株,经猴体安全及免疫力试验,并在实验室工作人员试服,初步证明安全有效后,与福氏2a依链株共同制成口服两价冻干活菌苗,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2
这是作者两年前给本单位所写的一份有关科研工作的建议,现发表供参考。This is a suggestion made by the author to our unit two years ago about the work of scientifi...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 年份:1979
许多寄生虫感染,包括疟疾,伴有免疫抑制作用。反复发生因疟疾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是热带儿童细菌感染发病率高的原因和可能干扰免疫接种程序,也可能有其他远期作用,如容易患B...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生物制品资料 年份:1975
前言 生物物质无菌性基本要求(生物物质规程第六号)系于195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研究组制订。这些基本要求对于所有不得污染微生物的生物制品都适用,并在迄今已行制订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 年份:1980
传染性腹泻和其它肠道传染病的最终控制,最好是通过水源、卫生和教育的改进而完成。由于资源的限制和其它优先项目的竞争,这个目标在最近的将来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是不能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瑞,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年份:1996
迎接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王秉瑞(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一)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是高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