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6
试论辩证思维的推理梁庆寅(中山大学哲学系)辩证逻辑怎样研究推理,什么是辩证思维的推理,这两个问题涉及辩证逻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因此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此做一些初步的讨......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思维辩证法与辩证思维有没有区别?这是个曾被忽视的问题。人们往往将它们看成同一对象的别称而处处替代使用。随着近几年对辩证逻辑的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开始受到注意。...
[会议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 年份:2004
真值载体(truth-bearers)问题是说:什么有固定的真假从而是真值的承载者。回答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理论:判断说、句子说和命题说。判断说与句子说由柏拉图肇始,命题说自斯...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00
本文认为,创新思维是对日常思维的突破。日常思维是用匹配的模型处理信息和问题,呈现的是单向性和再现性特点。而创新思维是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的束缚,用新的思维方式加工信息,解......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1995
【正】 卞敏所著《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采取研究原著与研究哲学原理相结合的新途径,在通透深入地剖析原著思想的同...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8
Ds和Dp是定义句的主、谓项(deftnitional subiect and predicate),通常称为被定义项和定义项。通过对Ds和Dp作某些分析,可以对定义的类型有新的认识。在此,我们关心的是Ds和Dp表示了什么,以及它们由什么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1996
本文就什么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对精神文明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精神产品等三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以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为代表的传统定义理论,总结出了它们的四个特点,指出:由于传统理论限于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定义问题,它提出的定义类型是不全面的,应用范围有限......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学海 年份:1993
中世纪经院派的的哲学已经注意到,模态词(“可能”和“必然”)在一个句子中处于什么位置并非不重要。圣托马斯·阿变那由此区别了两种不同的模态:关于事物的模态和关于命题的模态。他指出,模态词嵌在句子中间的是关于事物的模态,例如:“苏格拉底可能在跑”。而......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认为,冯契从思维与存在、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辩证逻辑与形式逻 辑研究不同的思维形式等方面考察辩证逻辑的性质,说明了辩证逻辑何以既是哲学的一部分又是 一种逻辑,回答了辩证逻辑是哲学还是逻辑的问题;对辩证逻辑研究中的另一个疑难问题,即 “什么是辩......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指出,符合真理论在20世纪经历了以下变化:B·A·W·罗素和L·维特根斯坦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符合论;J·L·奥斯汀提出了约定主义符合论;A·塔尔斯基运用语义论对符合论作出了精致解释;辩证唯物主义对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的接受和改造。本文认为,定义真理必须把握三点:第一,真理......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普遍必然性知识何以能够形成?这是近代西方哲学史研究中,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认识论问题。它也为西方科学哲学所关注,在科学哲学中,属于科学发现的领域。它与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密切相关,因而又是一个逻辑中的哲学问题。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形成之所以成为问题,是由......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人类的逻辑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具有多种矛盾。因此,探讨逻辑思维过程诸矛盾中什么是基本的矛盾,首先要解决从何处入手的问题。列宁的下列思想为我们指点了路径。列宁指出,一谈到思维,就离不开这样三项:“(1)自然界;......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9
1888年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巨青教授主编《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导论》(下简称《艺术》),本书是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有十二所大学的学者参加了本书的编写。这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刻的论著,写作之......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魏斌,,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3
当代论证理论对论证结构的研究有两种进路:一种是非形式论证理论的进路,关注的是如何在日常会话中组织论证,组织方式是什么——这是从论证内部的要素研究结构;另一种是可...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魏斌,,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法律论证适用的人工智能模型是"人工智能与法"研究的核心课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论证建模方法已经进入法律科学领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多种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涛,梁庆寅,,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论述了回溯推理及其在法律实践中应用的特点,提出回溯推理的类型,讨论回溯推理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过程及其在法律中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 张南宁,,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5
从整体上说,刑事案件的审理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控辩双方在法庭上相互质证确认案件事实,构成小前提;根据确认的案件事实选择适用的法律规范,是为大前提;法官根据大小前提做...
[期刊论文] 作者:梁庆寅,魏斌,,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从非形式逻辑进路看,说服型对话理论和批判性讨论理论可以分析庭审对话的特点和过程,尤其是审判方的论证评估。从对话逻辑进路看,说服型对话系统主要关注起诉方、应诉方和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