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85
为害水稻的侵染性病害属于真菌病的约50种,细菌病约4种,病毒病约8种,线虫病约10种。其中稻瘟(Pyriculariaoryzae)、白叶枯(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纹枯(Pellic...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61
大跃进以来,农业生产中羣体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已为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所重视。作物栽培是以发展羣体生产力为最终目的。在稀植情况下,栽培技术水平也比较低,提高单位面积产...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5
在我国秈稻和粳稻混种(在一块田里或在隣近的两块田里种这两种稻)的地区,在稻田中,时常看到有生长势很强的(高大、粗壮、不倒伏)、晚熟的、在成熟时结实率很低的稻株。在粳稻...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8
薯类作物的生长期管理比较简单,因此种植期的技术措施对其最终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栽培薯类作物如能科学地掌握这一环节,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可以保证较为满The grow...
[期刊论文] 作者:赵开军,林世成,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89
1984—1985年选7个具稻瘟病抗性单基因、代表13个抗稻瘟基因所在7个位点的粳稻品种和一个对所用菌系全部感病的品种构成一套测定品种与中丹2号进行杂交和回交,用致病性比较稳...
[期刊论文] 作者:黎志康,林世成,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85
1982年4~8月在辽宁丹东的水田条件下采用毒性单小种自然诱发,鉴定比较了15个日本粳稻品种和5个中国粳稻品种对叶瘟(Pyricularia oryzaeCav.)的田间抗性。供试品种的叶瘟田间抗...
[期刊论文] 作者:王恒立,林世成,,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6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作物系在本年7月业务学习会中曾针对该系过去几年的田间试验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拟出了今秋麦作试验的初步设计意见。为了广泛的交流意见,将...
[期刊论文] 作者:赵开军,林世成,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89
1984—1985年选7个具稻瘟病抗性单基因、代表13个抗稻瘟基因所在7个位点的粳稻品种和一个对所用菌系全部感病的品种构成一套测定品种与中丹2号进行杂交和回交,用致病性比较稳...
[期刊论文] 作者:以凡,梁宏,林世成,,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7
甘薯胜利百号是我国推广最多的优良品种。它是1941年以后由日本引入我国的,原名冲绳百号,其原种的蔓子比较短而粗(一般为1.5公尺),薯形为不整齐的短纺锤形,有稜,产量较高,淀...
[期刊论文] 作者:章琦,王春莲,林世成,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8
用华南、长江流域和华北的6个白叶枯病菌系测试32个籼稻和42个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籼稻中有78%全感6个菌系。其中青华矮、二九丰、910、929、威优6号及对照IR20高抗全部菌株...
[期刊论文] 作者:章琦,林世成,G.S.Khush,苗东华,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6
日本在水稻上报道了4个抗白叶枯病本国菌系的显性基因Xal、Xa2、Xa3、Xa-W)和Xa-Kg。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遗传研究表明籼稻品种对菲律宾病原菌系的抗性迄今至少由8个位点上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过益先,杨泉湧,韩志炜,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3
本文根据1961—1962二年试验结果,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水群体结构,即“少苗促进分蘖”、“中苗促进分蘖”、“多苗控制分蘖”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丰产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章琦,冯瑞英,阙更生,袁珏,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1
在作物抗病育种工作中,育种材料的抗性鉴定是一个重要环节。水稻对叶瘟的抗性一般根据病斑型和病斑数量,以“高抗”到“高感”的级别来表示,并以此作为筛选的依据。弗罗尔提...
[期刊论文] 作者:廉平湖,林世成,梁崢,王发珠,汤佩松,,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63
一.烂秧的范围和类型水稻幼苗死亡现象有烂秧和死苗二种。习惯上在积水秧田和湿润秧田中的一部分死苗称为烂秧;陆床育苗、各种保温育苗和旱直播田的幼苗死亡称为死苗。其主...
[期刊论文] 作者:胡小京, 关元静, 林世成, 向成友, 龙云芝, 范红,, 来源:绿色科技 年份:2019
在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室大棚内引入14个蝴蝶兰品种,对所引品种的开花质量、生产性、适应性、花期长短等进行了观测分析以及结合市场认同度对其进行了打分。初步筛选...
[期刊论文] 作者:李道远,陈成斌,林世成,阙更生,邢祖颐,章琦,, 来源:广西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2
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对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RBB16与水稻品种垦系3号等一批杂交后代进行花培育种。接种花药79080个,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7.94%,绿苗分化率15.08%,从获得一批...
[期刊论文] 作者:章琦, 赵炳宇, 赵开军, 王春连, 杨文才, 林世成, 阙,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4
经抗谱评价、抗性类型比较、遣传分析鉴定出一个来自普通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 t) (暂名 )。结果表明它是迄今已知基因中抗谱最广 ,抗性导入效应很强的一个完全...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冯瑞英,康小湖,徐问田,盛锦山,陈忠义,万伟,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0
防治稻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推广抗病良种。但是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化频繁,一个抗病品种往往大面积推广二至十年之后因优势小种的变迁而丧失抗性,给抗病育种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章琦, 赵炳宇, 赵开军, 王春连, 杨文才, 林世成, 阙更生,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世成,章琦,阙更生,邢祖颐,王春莲,李道远,陈成彬,,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2
重复评价了48份普通野生稻对3个白叶枯病菌系P_1、HB84-17和T_1的抗性。6份材料抗所有3个菌系。其中1个材料RBB16的抗性是相对稳定和纯合的。遗传研究表明RBB16对菌系P_1、HB...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