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 年份:2013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赡完整的编年体著作,自诞生以来,历代都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二十世纪以前,对《左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经学的领域之内进行的。而二十世纪之后,《左......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6
春秋初年,齐国两次向郑国提出了婚姻之请,希望借此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却都被太子郑忽以"齐大非耦"、不敢"师婚"为由拒绝。齐国对郑国的看重,反映了这一时期郑国上升的局势。...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城市地理 年份:2021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西部 年份:2018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越人歌》很美,第一次读到便惊艳不已。读古诗文有一个好处,就是诗中的意象常是即景所见,信手可拈。易共景,易共鸣。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些诗文便伴随着信步走过的明明灭灭的景致,深婉曲折地浮现于心头,仿佛我之所见,恰好暗合了前......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北京文学 年份:2019
台风天,远方狂暴的气息奔袭而至  阳台传来不规律的金石之声  两具钢制的衣架  在对彼此的追逐中  模仿着风铃清脆的浪漫  它们有着好看的锁骨  圈着一段充盈和虚无  ——那里可以轻易被替代与更换  它们满意于自己的赤身裸体  似乎随时准备着......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江南诗 年份:2018
村庄漫步  蝉声在村庄里疯狂地生长  像蓬勃的野草  等待秋风的收割  村子里的老人渐次矮了下去  年岁越长,他们就越贴近大地  偶尔回乡的年轻人  不过是掠过芦苇丛的燕雀  他们只能仰头看看  此刻,蝉声聒噪,繁星明灭  一阵凉风吹来  那些细......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青海湖 年份:2018
代国  公元376年,代國,寒冬。  北风凛冽,百草摧折,一片狼奔豕突。年幼的拓跋珪紧紧地跟着母亲,仓皇逃离。他的背后狼烟四起,宫室倾塌。无数族人在废墟下惊恐地恸哭,飞扬跋扈的前秦铁骑正踩着地上的寒霜破入国门。这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刻。连年征战,所向披靡,草原上已......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20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必融情;走马观花,花落诗人眼,自有诗兴发。当诗人来到大运河,便自动与运河产生生命的交集。作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人文积淀;在新时期如何去展现一个文学视野中的运河,便成了诗人的使命。于是有了这组《南运河走景》。......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9
去年新春,迁至新居,忽而已是一年。新居是自己装修的,听闻墙纸虽好看,却容易受潮,便只是请人白粉敷墙。墙上无余物,客厅里也是空空荡荡。作为一个北漂之后南漂、中间或主动或被迫几易出租屋的人,我早已习惯了轻装上阵地游走于生活之中。如今,哪怕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容身......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美文 年份:2019
朱夏楠郑忽  公元前706年,齐国。劳累至极的僖公终于松了一口气。  国家总算守住了。北戎,又是北戎。这么多年来,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像豺狼一般,死死地盯着中原的水草丰美。他们漫不经心地游荡在周边,找寻机会。一旦有机可乘,便扑就过来,疯狂地撕咬。  六十多年......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美文 年份:2018
江南,长江以南。  长江以南,蜿蜒广袤,盘过一座山,到达一座城,遇见一方人,那里姿态百生,各有其秀。可唯独这江水平缓之地,被冠以“江南”之名。  长江,流淌了数不清的年头,如方外之人,按着既定的轨迹,优哉游哉,自得其乐。与她齐名的黄河,在历史上几经改道,每次改道无不轰轰......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21
很久没去保国寺了。  说是很久,也只是三五年。三五年的时光算长吗?我也不知。总觉得该再去看一看。我并没有对它是如何挂念于心,又或者已经在谋划着要前去拜访。只是,偶尔想起这么个清凉的所在,想到世上总有可去之处,不免有些安慰。  去过两次保国寺,每次都是在雨......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诗选刊 年份:2021
归途逢夜雨偶寄賦  尝怀鲲鹏负青云,却系扁舟坐芳汀。  非为前尘堪足破,只缘行迹逐世情。  闭门见告柯已烂,推窗始知叶未新。  向晚远渡偏逢雨,江水流长细细听。  2016 年10 月7 日初冬归途随记  灰檐扑冻雀,远黛落青烟。  风摇黄花急,舟催归人闲。  ......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8
一  公元386年,王献之病笃。  道人来为他消病祛灾,问他此生有何过错。王献之答,“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他一生磊落豁达,唯有对当年被迫离弃结发妻子郗道茂一事郁结于心头,以致弥留之际亦无法释怀。  只是他挂念的郗道茂已于七年前去世。二人死未......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5
风轻漾,又催青丝长。散发垂双肩,抬手缀明月。照见镜中我,盈盈笑展颜。双星着复脱,衣裳试更叹。芳草日渐腴,独我不得愿。置床玲珑案,相伴小灯盏。忆往昔少年,纵谈四海,似天上...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文学港 年份:2015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西湖 年份:2017
1995年,我遇见了一棵树。  这一年的春末夏初,瘦小的我仰望着一棵修长挺拔的树。树上没有多余的杂叶,只有饱满多汁的果子晃荡在空中。果子酸涩,但是剥开酸涩后的甘甜还是让我辨认出了,这是草莓的味道。我没有想过它会出现在一棵树上。原本我以为,这种滋味只有外婆家......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夏楠, 来源:星星·诗歌理论 年份:2020
“花瓶打破之后,把碎片拼凑起来时付出的一片爱要比它完好时把它的完整视为当然的爱更强烈。”1992年,沃尔科特凭借《西印度群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他如是说道。二十年后,他的诗集《白鹭》获得了艾略特诗歌奖。在这部终结之作中,他努力弥合着破碎的伤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