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 年份:2014
美国AP微积分课程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中学开始逐步实施,其主要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能提前接触大学内容,从而有效缓解高中数学课程与大学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在AP课程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数学学习与研究 年份:2013
一、课前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选修4-5第一讲中"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第一课时,该选修模块的特点是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猜想、...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领原则,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往往通过“问题串”层层展开,节节攀升,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以《指数函数》(第...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数学学习与研究 年份:2021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践行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导学案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出现在课堂之中.如今,导学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它......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数学学习与研究 年份:2013
一、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选修4-5第一讲中“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第一课时,该选修模块的特点是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探究和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对本节课的编写,则更突出对......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高考·下 年份:2021
摘 要: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与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在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注重借助问题引领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新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质疑;教学策略  相关研究指出,当学生处于生动、愉悦、......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年份:2013
摘 要: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领原则,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往往通过“问题串”层层展开,节节攀升,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本文以《指数函数》(第1课时)的两个片断做了很好的说明.  关键词:目标导引;问题引动;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 吴宝莹,,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年份:2004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主要是在全国部分中学选修课程体系内开设大学程度的选修课,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的机会,也为深化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陈春芳, 来源:数学之友 年份:2010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学生作业评价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戴承芳,吴宝奎,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年份:2016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主要是在全国部分中学选修 课程体系内开设大学程度的选修课,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及 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的机会,也为深化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