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史林 年份:2011
商人是中土最早接触到佛教的人群;也是外来传法僧人首选的传教对象;汉译佛经中亦有大量与商人有关的内容,对商人有一定的吸引力;且中土佛教寺院经济最先发展的部分即是商业。...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史林 年份:2014
汉唐时期,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佛教主要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在此过程中,传法高僧多与商人同行来到汉地,西行求法的僧侣也多与商人结伴,商人除向寺院与僧侣布施外,...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拓跋鲜卑在其迁徙的过程中开始逐步接触、了解进而利用温泉资源,这种习俗在定都平城以后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并演化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魏书》中有大量关于帝、后等行幸温...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8
弘法大师空海回国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从9世纪中叶起,真言宗僧人陆续入唐,他们在华巡礼求法的经历以及归国后的成就,反映了9世纪中叶以后唐日佛教交流呈现出一些新的常态。其...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康昕来自中亚粟特康国,从其姓名、著籍地和书法技艺看,他是一位汉化程度很深的胡人。安开则是一位来自中亚安国的粟特人,他祠神的行为应与粟特人传统的祆教信仰有关。虽然康乙并......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论史传经》是为纪念历史学家程应镠逝世10周年,由他的学生以撰写学术论文集的形式而出版的。程应谬是上海师范大学(原上海师范学院)中国古代史和历史文献学科的奠基人,...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敦煌学辑刊 年份:2014
敦煌文献中记载的摩睺罗与宋元七夕节时流行的摩睺罗除名称相同外,形象上也有共同的特征,两者应为同一名物。敦煌摩睺罗与化生都是佛教寺院盂兰盆会时需用的供养具,形象又极...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9
蒋子文信仰在六朝300多年的历史中,受历朝统治者的极端推崇,为六朝历史中极特殊的宗教现象,历来受到学者重视。作为一种和统治者紧密结合的信仰,蒋子文信仰的产生、发展、兴...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古代监狱史研究历来作为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南朝刘宋时期的监狱状况至今未有学者专门撰文论述。刘宋时期的监狱除了因袭魏晋以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论史传经》是为纪念历史学家程应镠逝世10周年,由他的学生以撰写学术论文集的形式而出版的。程应镠是上海师范大学(原上海师范学院)中国古代史和历史文献学科的奠基人,历史系......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那罗延,在早期印度神话体系中是原人那罗之子,在后来的婆罗门教,特别是毗湿奴派的文献中,日益将那罗延与毗湿奴——黑天完全等同起来。佛教兴起以后,原为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3
隋唐时期,大量中土商人信仰佛教,具体表现在商人诵持、抄写、捐刻佛经,出资开窟造像,举办或参加各种斋会,与僧人交友往来,延请密僧禁咒除厄,前往寺院祈子延嗣,结成佛社,本人或后嗣出家......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份:2004
在东晋的译经活动中,来自中亚和西域的僧侣才是真正的主力,大量的佛经由他们翻译为汉文.那些由异域来华的传译者,或由海上或由陆路来到中土,由海上者多在广州上岸,由陆路者则...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北魏时期,出现了一类新的神王组合图像。神王肩部的兽首形装饰、膝盖上的象首形装饰、甲胄上的人脸装饰,是这类神王组合图像所独有的特点。该类组合图像的出现,是佛教文化与...
[学位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0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南北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的局面,战争频仍;皇权则一度降至最低点,各种政变频繁发生;人口大量减少,但社会阶层却日益增多;佛教、道教得到急剧......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法音 年份:2020
民国时,衡阳人喻谦编辑了《新续高僧传四集》,其卷六十为《杂识篇》,《宋京师左街天寿寺沙门释赞宁传》即为其中的第一篇.[1]按照僧传编辑的体例可知,天寿寺应是赞宁在东京汴...
[会议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关于中国古代弥勒信仰何时衰弱的问题,向来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唐长孺先生认为弥勒信仰渐衰于北朝而罕见于唐代;万绳楠先生也持相似的观点;华方田先生则认为中国的弥勒信仰,自......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21
9世纪中叶后,中 日佛教交流并未因遣唐使的废止而停滞,晚唐五代两宋时期,交流的规模反而日益扩大,唐宋商人为中 日佛教交流提供了新助力.商人不仅为僧人的往来交通,还为经书...
[期刊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2
严耀中先生是当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宗教学等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先生素以治学严谨、功底深厚、视野广阔、笔耕不辍而著称。2000年,蒙先生不弃,收我为弟子,遂追随先生至今。期间耳濡目染,得先生教诲尤多。本文拟就本人所见所闻,将先生的治学之路展现给......
[会议论文] 作者:姚潇鸫, 来源: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8
中古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开凿了大量的佛教石窟,这些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壁画以及栩栩如生的彩绘佛像.可见,在石窟修造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颜料,而对这些颜料成分的研究,向来受到学界的关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