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6
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种贪利性犯罪,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许多新特点。为了预防和打击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文章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学、经济学和个体原因,并提出了防...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民行检察监督权属于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检察权的宪政地位来看,检察权和审判权都是独立的国家权力,检察权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权,相对于审判权来说是一种程序性的、事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5
犯罪中止案件的认定,依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并不能准确判断,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文章从犯罪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三个要件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广西检察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由学历教育转向岗位培训,各类培训班的培训对象都以基层干警为主。基层检察干部教育培训存在培训周期过长、岗位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增强基层...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2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既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新诉讼制度,也是一项诉讼原则。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将导致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的扩张,故需对权力运行进行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社会形势的演变对刑事政策的变迁具有某种决定意义,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保障作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支持......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广西地方志 年份:2015
第二轮《广西通志·检察志》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前志进行了继承,其创新主要体现在篇目上根据实际情况作了较大调整,内容上更注重检察事业的专业性和时代特征,在形式上增加检索...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公诉人 年份:2021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倒台,十年“文化大革命”得以终结。1977年10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征求修改宪法意见的通知》指出,鉴于十年浩劫中法制被破坏,公民权益被任意践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毫无保障的惨痛教训,必须从国家宪法层面彻底铲除和杜绝此类乱象,形......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公诉人 年份:202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百废待兴,国家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中包括在新中国司法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上,近三+年的风风雨雨,人民检察走过了一条曲折之路。建国初期的人民裣察制度建设概况及基本架构,1949年9月21日,在中......
[学位论文] 作者:姚忠仁,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谭春艳,姚忠仁,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7
作为营销传播的广告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种产品资讯,而且利用符号意义的延宕赋予商品各种意义,制造各种神话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广告赋予商品以体现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唐德才,郭颖,,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7
检察权性质的定位是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前提。我国的检察权是独立的法律监督权,其存在符合权力分立制约的原理。按照权力制约原理,对作为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应该进行相应...
[期刊论文] 作者:唐德才,姚忠仁,莫佳宁,, 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死刑是刑法中规定的剥夺人的生命权的刑罚,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一旦出现错误就不可挽回。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设立的死刑复核制度作为核准死刑判决的最后一道关卡对刑...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梁胜敏,陈兴用,,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扩大到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限...
[期刊论文] 作者:姚忠仁,陈江涛,罗华,韦克林,,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在运行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职务犯罪初查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对职务犯罪立案、撤销案件等缺少外界监督,自侦案件强制措施的采取缺乏有效的审查和监督,上级......
[期刊论文] 作者:杨天寿,苏金基,陈发桂,刘元见,姚忠仁,黄德辉, 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在当前多重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作为宪法定位的法律监督机关,要确保检察权的依法正确运行,改革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势在必行。改革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就必须对现状和存在问题有清楚的认识,以司法改革目标为导向,厘清改革的思路和侧重点,理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所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