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唐祈林,,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03
同其它主要禾谷类作物一样,玉米是人类驯化的作物,但又有别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其它禾谷类作物在自然界还保留有与之形态、结构相似的野生材料。然而早在哥伦布时代,玉米就与它...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 来源:村委主任 年份:2010
2002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育成,先后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等省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种植。大面积试种结果表明,玉草1号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生产成本......
[学位论文] 作者:唐祈林,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1998
该研究选取了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一套8×8的完全双列杂交作为供试材料,系统地调查各组合材料雌穗的总小花、退化花、未受精花、...
[学位论文] 作者:唐祈林,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03
本研究对玉米与其近缘种的基因组构成、它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它们间的可杂交性进行了分析;对远缘杂交创制出的一批特异种质材料如突变体、非整倍体和代换种质的遗传背......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7
"玉米的祖先是谁"至今是一个富于争论的科学难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与研究,产生了许多有关玉米起源与演化的理论假说。对几个影响较大的玉米起源与演化理论假说包括有稃野...
[期刊论文] 作者:岑慧连,唐祈林, 来源:草业科学 年份:2016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种养殖业与饲用作物种植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基于《中国农业年鉴数据库》,查阅了1981-2012年近30年的资料,结合资料和西南地区的实情,对西南四省农区近30年...
[期刊论文] 作者:荣廷昭,唐祈林,, 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求,通过染色体工程合成以玉米代换系材料为母本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组配育成饲草玉米新品种SAUMZ1号。该品种营养体生长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多年生......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7
玉米果穗顶部不能形成种子或部分种子败育而导致秃尖,秃尖受遗传影响较大,并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以20个玉米杂交组合雌穗顶部穗轴为材料,对光合作用的“源”和“库...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通过比较玉米近缘野生材料和栽培玉米自交系48-2及其杂种F1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表现后发现,玉米近缘野生材料与栽培玉米48-2由远到近的亲缘关系,酶谱表现(除极少的弱带外)...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本试验以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及其组配的一套8×8的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决小花数、退化花数和未受精花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各组合总小花数目的多少是......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本以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及其组配的一套8×8的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雌穗不同部位小花吐丝的时间次序及其籽粒分化发育的特征。表明:雌穗中下部的小......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1
玉米作为食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早在墨西哥的Tehuaeanvalleg,古老的印第安人已经把玉米当作主要的食用作物,玉米被他们称颂为"人之本源”"神的礼物”"生命的象征”(...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经过多年利用近缘材料创造玉米新种质的试验研究表明,玉米近缘属中的多数材料直接与与米杂交,杂交率较低,可通过“中介”杂交方法、剪短花丝授粉等措施提高杂交率;玉米近缘材料以......
[会议论文] 作者:荣廷昭,唐祈林, 来源:2012年国家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用遮光调节开花时期、喷施低浓度赤霉素等提高可杂交性措施、利用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杂种FI合子发育过程中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发生染色体消失得到少量非整倍体F2。对获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墨菊,荣廷昭,唐祈林,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2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交多个近缘野生材料与栽培玉米进行杂交,对F1的性状表现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各杂交组合F1在株型、生长势、抗逆性、抗病性、生育期、敏茂性和育性等方面的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胡长远,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采用两套同核异质系,研究了不同核背景和不同孢质内源激素含量与玉米CMS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核背景以及不同孢质的CMS之间内源激素含量有差异;较高的ABA和较低GA、IAA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黄玉碧,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本试验以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及其组配的一套8×8的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雌穗不同部位小花吐丝的时间次序及其籽粒分化发育的特征。表明:雌穗中下部......
[期刊论文] 作者:唐祈林,荣廷昭,黄玉碧,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本试验以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及其组配的一套8×8的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总小花数、退化花数和未受精花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各组合总小花数目的多少是由基......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云超,唐祈林,荣廷昭,,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1
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玉草2号、川单14×墨西哥大刍草和墨西哥大刍草产量以及最适密度下饲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下,玉草2号鲜、干草产量均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