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黍属基因组构成及玉米新种质创制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其它主要禾谷类作物一样,玉米是人类驯化的作物,但又有别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其它禾谷类作物在自然界还保留有与之形态、结构相似的野生材料。然而早在哥伦布时代,玉米就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近缘种—玉蜀黍属(Zea)的基本形态表现出极大差异,至今在自然界还未发现玉米从野生到栽培的中间类型。玉米失去了其它作物具有的最基本特性,即自然繁殖后代的能力,玉米繁衍必须靠人为传播,所以玉米被认为是植物界中人类驯化“最高级”的作物。高度的驯化使得玉米的起源与进化“神秘”起来,“玉米的祖先是谁?玉米是如何进化的?”一直是生物学家特别感兴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这种高度驯化作物起源与进化的深入了解,不仅可以揭开玉米起源与进化之“谜”,而且对诠释整个植物界驯化物种的起源与进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对玉米及其近缘种的基因组构成、系统发生规律及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等进行研究是追溯玉米起源与进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不断发掘、创造新基因资源是遗传育种永恒的主题。玉米近缘种保存有一般栽培玉米不具有的抗逆、抗病、优质等优良特征特性,其丰富的遗传变异是玉米改良获得特异优良基因资源的天然基因库。 本研究对玉米与其近缘种的基因组构成、它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它们间的可杂交性进行了分析;对远缘杂交创制出的一批特异种质材料如突变体、非整倍体和代换种质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单色、多色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玉蜀黍属的基因组构成。结果表明,玉蜀黍属种间存在着三种非同源基因组,即A、B和C基因组。其中,二倍体种包括玉米,墨西哥玉米亚种,小颖玉米亚种,繁茂玉米亚种和二倍体多年生玉米种,它们的染色体组构成相似,染色体组公式为AABB,而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种染色体组组成为AAAACCCC。玉蜀黍属各种间有同源的A基因组,二倍体各种间有同源的B基因组,而C基因组仅存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种。A、B和C三种非同源基因组之间,A基因组与B、C基因组分化较大,B与C基因组同源性相对较高。玉米的第2、3、4、5、6号染色体属于玉蜀黍属的B基因组,第1、7、8、9、10玉米染色体属于A基因组。这些结果证实了玉蜀黍
其他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小品设计是一个由人文生态环境、乡土环境特色组成的与城市中景观小品设计区别甚大的综合设计。它包括农村建筑色彩、植被特征、公共空间节点、地域文化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96例,其中合并肺结核54例(观察组)、未合并肺结核42例(对照组),两组均行高效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全力推荐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张继春老师撰写的《Pro/ENGINEER二次开发教程》一文。随着工程技术人员Pro/ENGINEER应用层次的不断加深,对软件的个性化、专业
本文就蛹虫草人工培植的子实体原基形成过程中,温差刺激及温差刺激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操作的实施办法.
本文介绍了乙型脑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该疫苗的意见。
目的 研究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社区2型糖尿病(DM)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生活行为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提高社区2型DM二级预防的方法。方法 以社区DM病友联谊会的活动形式,按照健康
本文应用系统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竞争协同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进行多层面的有机分析,指出经济系统的演进机理,即在竞争和协同作用下,具有非平衡性的开放的经济系统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水利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与管理工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水利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内容展开了分析,然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气缸套的上、下腰带是与缸体配合的圆柱面,其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有较高的要求.位置精度用同轴度或径向圆跳动来表示,气缸套外圆相对于内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是外圆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