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0
蒋光慈是革命文学初期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然而对他的研究常常受到其退党事件的左右,难以摆脱个性、"小资产阶级意识"等私人性或阶级属性的指认。本文尝试将其重新理解为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0
近年来左翼文学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认识"左联"历史上的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仍然是一个关键的课题。关于"左联"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以往多是看作"左联"宗派主义和关...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京派和海派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们的文学成就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一直都为人们所推崇。京海之争是京派和海派研究的重要内容。这场论争不仅提出了京...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5
文学可以被精确阅读吗?不能。相信今天大多数人会给出同样的回答。教育界对文学阅读并不是一直都如此认为。在课程改革之前,很多人就很有自信。1997年1月《北京文学》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批评显得粗糙但充满活力,出现了如鲁迅、瞿秋白、冯雪峰、周扬和胡风等一大批文学批评家,为左翼文学批评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创作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2
新感觉派是一个公认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但他们和左翼文坛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还创作过一些左翼文学作品。学术界常把这一现象看成是新感觉派趋新意识的表现。但本文认为这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20
1927年,国家已经名义上统一,但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后"大革命"语境对重新认识亭子间文化人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从后"大革命"语境出发重新考察,发现他们远远大于左翼文化人的范...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7
战后日本鲁迅研究在海外汉学中独树一帜,已经构成一个以"以鲁迅为方法"为鲜明特色的鲁迅研究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与战后日本对"近代"的整体性反思直接相关,有日本的亚洲主义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星火》杂志是“第三种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份文学刊物。通过对《星火》杂志创办历史背景、办刊主旨、人员构成以及文学活动等的历史考察,笔者发现“第三种人”在“文艺自...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2013
新疆双语培训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新疆双语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新疆双语培训单纯追求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和话语交际水平,使学员埋头于汉语生字、词汇和语法的枯...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山花 年份:2018
虽然对收入达到多少才算中产阶级,很多人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以白领为代表的新中产阶级在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与此同时,当代文坛出现中产阶级文学的...
[学位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10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翼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发生过一次激烈的论争。许多文学史都将其看作是“左联”与对立的思潮之间发生的思想斗争,其实主要还是激进文学思潮内部的...
[学位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家庭革命的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的研究,探讨它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学制度等及其变迁中的巨大作用;接下来研究家庭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合法性地位确立......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山花 年份:2016
网络文学批评最初就已经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来自民间的声音,网络文学批评自网络文学诞生就有了,国内一些电脑技术人员率先对这门“新兴艺术”表示欢呼,随着网络的普...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6
鲁迅《论“第三种人”》是“文艺自由论辩”一篇重要文献,其中一段话说得十分严重,但至今研究者对其所指仍聚讼不已。鲁迅此文严厉批评了文坛上“在指挥刀的保护之下,挂着‘...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23
“第三种人”与鲁迅存在历史与理论上的一些“交集”,他们都曾自认为或者被认为是“同路人”。“第三种人”论争时期鲁迅的“同路人”论述是对“第三种人”转向言论的回应。鲁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向“同路人”情感维度的“拥抱力”概念。“同路人”无法“限定......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陈晓婷,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9
1935年27岁一月到日本译书。年初又与杜衡、杨邨人等组织星火文学社。(《我的经历与交往》)三月3月10日,译文《马拉尔美——神秘的象征主义的研究》(Randolph Hughes)刊于《...
[期刊论文] 作者:吴述桥,陈晓婷,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8
1908年1岁3月3月2日,韩侍桁出生于天津戚门街,原名云浦,父亲是一名商人。1916年8岁全家迁居北京,住南城潘家河沿。父亲在前门大街开了一家德成银号。小学就读于梁家园附近的...
[报纸论文]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人文学院 吴述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