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 来源:空间科学学报 年份:1993
对无碰撞低β磁流管中柱对称状态下等离子体非线性静电波的存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1)若参数满足,存在着非线性周期波;(2)若存在着隆起和下凹的孤立波,也存在着激波;(3)...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 来源:天文学报 年份:1999
对火星磁层中背阳面区来自电离层的O+离子沿磁力线的密度和通量密度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设火星的磁场由内禀磁场和感应磁场相叠加而成,结合不同的内禀磁矩条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 来源:中国科学D辑 年份:2004
Based on satellite observation data, using dynamics equation, the ionospheric O+ion's distribution in the synchronous altitude region for different geomagnetic...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 来源:全国空间天气亮点研究方向研讨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年份:2009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 王铮,, 来源: 年份:2004
探空火箭携带仪器是电离层电子密度实地测量的有效途径,与遥测相比较,有着独特的优势。2011年5月7日早晨在海南电离层观测站(19.5°N,109.1°E)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对电离...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 刘振兴,, 来源: 年份:2004
30多年来,人类共发射了30多颗火星探测卫星,仅有1/3的卫星取得了成功,取得了一定的观测资料。尽管如此,人类仍在继续努力着,仍然向火星发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探测卫星。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9
为研究磁尾感应电场上行离子的加速,对磁层亚暴期间尾向地磁场在向偶极位形弛豫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偶极化过程中磁场的Bx分量下降,Bz分量上升,并产生随......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6
采用动力学方程,求解了定态情况下磁层中上行离子沿磁力线的分布函数,针对不同的Kp指数,分别对北半球极光带区起源的上行离子O^+,H^+和He^+在子午面内沿磁力线的密度分布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0
采用动力学方程,对亚暴期间磁尾磁场向偶极形弛豫过程中离子分布函数的演化进行了模拟研究,主要结果为:(1)妆始时刻分布函数为相对于速度呈指数下降的离子束,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逐渐......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0
根据采用动力学方程对亚暴期间磁尾磁向偶极形弛豫过程中离子分布函数的模拟结果,研究了磁尾来自电离层的O^+,H^+和He^+离子的速度及能量随时间的变化。主要结果为:(1)离子的加速及能量变化主......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
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上对火星磁层探测所取得的资料,并与地球和太阳系其他一些行星磁层进行了对比,简单介绍了火星磁层的理论研究概况,指出了目前火星磁层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
本文概要介绍了地球磁层中电离层起源的离子观测特性及理论研究概况。研究资料表明,电离层是磁层离子的一个重要来源,电离层起源的离子在磁层动力学中可起主要作用。本文还作了简要评述和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02
以卫星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磁活动条件下同步高度区O+离子密度和通量密度的分布,主要结果为向阳侧O+离子密度和通量密度较高,在背阳侧较...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中国科学E辑 年份:2004
在与地球对比的基础上,采用LB磁场模型,根据由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到的分布函数,研究了火星磁层中不同尾向磁场条件下来自电离层的O+离子沿磁力线的分布.结果发现火星磁尾区O+离...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根据水手4号飞行器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火星的磁偶极矩上界为2×1013特斯拉·米3,以后用火星-2,3和5飞船的磁场数据对火星磁矩的估计都偏高.本文主要介绍了火星的磁场和大气...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刘振兴,史建魁,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3届年会 年份:1997
[会议论文] 作者:史建魁,刘振兴,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3届年会 年份:1997
[会议论文] 作者:王国军,史建魁,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年份:2004
电离层探测对于全面了解电离层的性质,它在所有经度和纬度上都展现出大气特征.这些特征可由内部过程驱动出来,也可由行星际和磁层现象所引起.而电离层大气可对基和天线系统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正因电离层及其天气拓动变化的极端重要性,建立电离层的预报模式就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