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电离层模式的比较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离层探测对于全面了解电离层的性质,它在所有经度和纬度上都展现出大气特征.这些特征可由内部过程驱动出来,也可由行星际和磁层现象所引起.而电离层大气可对基和天线系统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正因电离层及其天气拓动变化的极端重要性,建立电离层的预报模式就显得尤为紧迫,目前已有基于不同方法建立起来的模式,包括(1)经验模式;(2)分析和参数化模式;(3)耦合了相邻空间区域的全球数值模式;(4)高分辨率的区域数值模式;(5)层析模式;(6)基于物理机制的数据同化模式.当前的电离层天气模式主要集中在全球数值模式、层析系统和基于物理的数据同化模型.
其他文献
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有效地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与识别水合物在地震波场中的基本响应特征,丰富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认识与理解,它与实际地震资料相结合会对未来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产生重要的作用.
本文给出了柱坐标系中套管井环境下应力诱导的非轴对称各向异性井孔偶极声场的SV-FD正演模拟方法,并数值模拟了交叉偶极子测井的瞬态全波声场.
探地雷达工作时,黏土中电磁波速度可取50~215mm/ns.在精度要求不高,而其他方法又很难进行的勘查工作中,用一些已知的参数如含水量等来推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含水量这一参数在工程勘察中是最常用的参数之一,非常容易得到,所以这一方法是方便并且成本极低的一种方法.黏土的电磁波速度影响因素较多,如含水量、成分、密实度等,其中含水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含水量的增加使电磁波速度降低.黏土的密实度与电磁
地处华北北部的首都圈地区(38.5°~41.0°N,114.0°~120.0°E),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该地区既是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又是世界上大陆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频繁,震中分布广泛,地震灾害严重.发展精定位技术,从事首都圈地震精定位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为了深入研究三峡重庆库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并为之提供基础资料,为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本研究将在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研究思路,从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角度出发对本区已有的地震测深资料、重力和航磁资料进行新的处理,对本区深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
电磁法中大地电磁测深由于场源是平面波,所以它的地形影响数值模拟和改正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已基本得到解决.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对三维地形频率域人工源电磁场的边界元正演模拟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给出了下面的三维地形问题电磁场边界积分方程.
海底浅表层积物的放射性热释光分析是研究海底排气作用的有产方法,既可用于探测天然气水合物,也可用于调查深水油气.和沉积物的烃含量分析(酸脱气)方法相比,热释光方法灵敏度更高,测试过程更为简易,干扰因素也较少,与陆上油气调查所取得的良好成效相似(王载明等,1988;Siegel et al,1989),这也将是海底能源矿产探测的一项极富前景的研究方法.
欧亚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厚度都较周边海洋要厚,由此可以由岩石圈厚度图大体上勾画出海陆边界,显示大陆岩石圈与海洋岩石圈性质不同.大陆地壳厚的地区岩石圈也较厚.岩石圈与地壳结构与它的演化史,特别是与中新生代以来深部动力过程有关.
本文通过对受控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统一构造应力场的贵德盆地晚新生代地层进行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测定,结合地层沉积-构造变形分析,建立了贵德盆地晚新生代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发现贵德盆地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自晚渐新世以来经历了6次构造变形隆升事件,揭示高原北部地区构造变形隆升是一个阶段性后期加速的隆升过程.
黏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对研究该类介质中地震波传播规律,对地震波的衰减补偿,拓宽地震频带,提高分辨率,对反演地下介质Q值,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