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16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储慧民,,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7
颈动脉内膜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因相对简便且是无创检查使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正逐渐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衡量标尺。德国学者Lorenz等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储慧民,,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2006
宁波天一国际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顫)论坛暨手术演示会于2006年4月14~15日在宁波市新园宾馆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世界著名心脏电生理中心之一、德国AK St.Georg医院的欧阳非...
[期刊论文] 作者:杜先锋,储慧民,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19
导管消融是当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节律控制的首选治疗方案[1-2]。在众多针对AF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消融术式中,于前庭部位行环肺静脉隔离术(pulmonary veinis...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斌,储慧民,,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17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不能替代抗凝治疗。而左心耳封堵术可替代抗凝治疗,成为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不能改善房颤患者症状。...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昉, 储慧民,,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2015
心房颤动(AF)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是AF主要的并发症,为预防卒中发生,临床上通常对高危的AF患者进行口服抗凝治疗。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杜先锋, 储慧民,,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目前临床最受关注且循证医学进展最为迅速的心律失常之一。除抗凝、心室率控制等治疗手段外,从症状控制角度而言,导管消融(包括射频、冷冻等能量来源)是目......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斌, 储慧民,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22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传统手段筛查房颤的漏诊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存在较大挑战。人工智能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手段的局限性,在房颤的筛查、诊断及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人工智能在房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朱璟晶,储慧民,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2019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2014年全球共有3 350万AF患者,占全世界人口0.5%[1]。脑卒中是AF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脑卒中发病率为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朱璟晶, 储慧民,,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年份:2019
卒中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350万房颤患者,占世界人口0.5%[1]。2004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30~85岁人群中房颤总患病率...
[期刊论文] 作者:储慧民,黄鹤,Karl-Heinz Kuck,Feifan,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评估心房颤动(房颤)经外科导管迷宫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经双Lasso导管技术行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后的疗效.方法 在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Carto)下结合双lasso导管同侧肺静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彬浩,夏云龙,储慧民,,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1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会造成心肌损伤而可能增加心房颤动发生风险。目前在肿瘤合并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预后研究及...
[会议论文] 作者:陈杰,孙立勤,储慧民,, 来源:心电与循环 年份:2014
人类正常的心脏冲动传导从窦房结开始,经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是最生理的传导过程,保证了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但当传导系统发生病变,需要器械进...
[期刊论文] 作者:杜先锋,卓伟东,储慧民,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21
以导管消融及经皮左心耳封堵为代表的介入诊疗技术已成为当前改善房颤患者临床症状及预防心源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式。在房颤介入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中,影像学技术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杜先锋,叶红华,储慧民,, 来源: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8
临床上对于二尖瓣反流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由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及器材的不断发展,二尖瓣反流的经皮介入治疗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彬浩,夏云龙,储慧民,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卓伟东,杜先锋,储慧民,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2020
左心耳封堵(LAAC)是合并脑卒中及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心源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传统LAAC手术需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完成,近来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以其操作灵活、无需全身麻醉、显著减少X线曝光及造影剂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LAAC手术。本文就ICE......
[期刊论文] 作者:沈才杰,储慧民,陈晓敏,,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11
导管消融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已成为多数特发性室速首选的治疗策略。然而,对于器质性室速的消融研究中,发现心外膜室速发生率并不低,其消融的成功率较心内膜室速低,且并发...
[期刊论文] 作者:丰明俊,陈晓敏,储慧民,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2009
1病例患者,男性,72岁,因上腹疼痛1周,发热3 d,晕厥3h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剑突下轻微疼痛,可忍受,当时未予注意。3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
[期刊论文] 作者:丰明俊, 储慧民, 陈晓敏,,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0
离子通道病是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可分为由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基因变异所致的心律失常综合征。其机理是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变异,导致离...
[期刊论文] 作者:沈才杰,储慧民,陈晓敏, 来源:心电与循环 年份:2012
近年来,国内外部分中心已经将心房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CFAE)标测和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作为心房颤动附加消融策略之一,多用于治疗慢性心房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