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2004
头皮皮脂溢出症是常见病,治疗困难。近年来我们比较了希尔生等4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94
H_1受体拮抗剂在皮肤科的应用江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330006)傅爰锟抗组织胺类药物通常分为三大类:(1)H1受体拮抗剂:即传统的抗组织胺类药物,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已达30余种,国内常用的约10余种。(2)H2受体拮......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0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基本缺陷是患者血清中缺乏活化C1和激肽酶(kallikrein)的抑制剂——神经氨糖蛋白(neuramino glycoprotein)(即C1酯酶抑制剂...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96
甲癣治疗的进展江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330006)傅爰锟甲癣与甲真菌病皆为甲的真菌感染,前者特指皮肤癣菌的甲感染,后者泛指所有真菌的甲感染。甲真菌病是一常见疾病,据上海市11万人口调查资......
[会议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 年份:2006
历史 1946年合成Cortisone,但是外用治疗皮肤病无效。 1950年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问世之后,皮肤病学家用2.5%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皮肤病收到良效。 (1953)Fried...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94
南昌地区淋球菌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省人民医院(330006)傅爰锟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虽然有效治疗药物甚多,但由于药品管理不当以及较为普遍的非专业医师治疗,用药剂......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99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日趋严重,已成为淋病治疗的一大难题。40年代中期,青霉素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001μg/ml即可抑制淋球菌生长。1976年英美两国几乎同时分离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不久确定......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江西肿瘤 年份:1985
皮肤淋巴瘤是一组起原于淋巴样系统,原发及(或)主要侵犯皮肤的恶性肿瘤。按肿瘤细胞来源可分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肤B细胞淋巴瘤、非T非B细胞淋巴瘤三类。本文仅就皮肤T细...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1
为了研究人类皮肤睾丸素5α还原酶的分布,作者设计了一种微量方法(micromethod),其主要步骤如下:1.标本的采取:用5毫米钻孔器取20~50微克的皮肤组织一块,立即置于干冰中冷冻,...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9
作者报道用肌腱移位术治疗麻风垂足患者54例67只足的疗效。复查时患者坐位屈膝测定患足主动背屈和跖屈之角度。以小腿与患足之交角90°为中立位。复查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5~7年...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9
本文报告5种抗银屑病药物即氨甲喋呤、蒽林、羟脲、Azauridine(阿扎利宾的活性代谢物)、霉酚酸和代谢抑制剂嘌呤霉素(Puromycin)、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放线菌素D、道...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2
作者通过实验证实,酵母型荚膜组织胞浆菌与人类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因此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经常合并的血小板减少可以得到解释。作者详细叙述了实验方法及结果。实验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9
本文报道86例麻风鼻畸形手术治疗16年(1959~1975)疗效观察。86例患者中瘤型79例,界线类7例。男性72例,女性14例。年龄18~60岁。病期数月至数年不等。所有病人均已接受抗麻风治...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9
鉴于近10年来酵母样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某些罕见菌如拟球酵母菌、红色隐球菌、地丝菌、毛孢子菌等也可使人类致病。作者对126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方法和结...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0
作者通过临床对比试验,对光动力灭活法(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治疗寻常疣的疗效予以否定。病例与方法:1976~1977年,作者用随机法收集手足寻常疣120例,将其分为两组:1.光...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7
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是一种婴儿期常见皮肤病,又名乳儿寄生性红斑或乳儿酿母菌性红斑,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以日本及我国较多.1981年以来我们见到近百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63例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5
我院自1983年以来, 采用上海第三制药厂生产的咪康唑粉,配制成2%霜剂,外用治疗皮肤真菌病5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龚琼模,,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91
报告337例红色毛癣菌色素变异情况,初步证明近年来红色毛癣菌无色素菌株增多原因可能是:1.药物因素即大量广泛应用咪唑类药物治疗后导致红毛无色素菌株增加;2.培养基中放线菌...
[期刊论文] 作者:傅爰锟,李娥香,,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82
雄激素是性激素的一种,化学结构属类固醇(甾体,steroids)化合物。主要产生自睾丸及肾上腺皮质,卵巢也分泌少量。正常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是肾上腺皮质,其次为卵巢。雄激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