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俞立璇, 来源: 年份:2014
本研究选取与栽培种亲缘关系最近的,被公认为最有可能是甘薯祖先种的I.trifida(2x),采用二代测序、克隆、FISH等技术,对其重复序列进行了检出,并很好的运用于二倍体I.trifida的核型标准化,鉴定了I.trifida(6x)与I.batatas′Xushu18′的核型。另选用10份甘薯近缘......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丹,刘美艳,俞立璇,李雪华,张健,,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3
以农大108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以及根尖细胞核DNA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能维持淹涝...
[期刊论文] 作者:刘祥,何漪,俞立璇,旦巴,马鸿翔,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20
为了研究小麦抗赤霉病相关UDP-葡萄糖基转移酶TaUGT6基因的功能,利用TaUGT6基因的编码区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TaUGT6,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后,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对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进行了探......
[期刊论文] 作者:刘祥, 何漪, 俞立璇, 旦巴, 马鸿翔,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张健,刘美艳,申杰,刘丹,俞立璇,李雪华,,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13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技术,研究0.5mmol/L亚精胺浸种的黄瓜幼苗在淹水胁迫下,根热激蛋白70基因(HSP70)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的...
[会议论文] 作者:陈孚尧,俞立璇,孙健英,韩永华,李宗芸, 来源:江苏省遗传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本文比较分析了栽培种甘薯(I.batatasXushu18)及其近缘野生种I.trifida(6x)、I.triloba(2x)中两个重复序列Itf_1、Itf_2.结果表明,Itf_2 在三个物种中的重复单位长度均为...
[会议论文] 作者:陈孚尧,俞立璇,孙健英,韩永华,李宗芸, 来源:江苏省遗传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本实验用栽培种甘薯I.batatasXushu18和野生种甘薯I.trifida(2x)、I.trifida(6x)、I.triloba(2x)以作探针,分别对栽培种甘薯I.batatasXushu18和野生种甘薯I.trifida(6x)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宗芸,陈孚尧,蒋姣姣,俞立璇,孙健英,韩永华,,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指出了甘薯细胞遗传学研究仍存在的很多技术瓶颈,如功能基因定位等,总结了甘薯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染色体行为、杂交种染色体分析、甘薯起源与亲缘关系等.同时展望了甘...
[期刊论文] 作者:俞立璇,刘美艳,曹清河,余益成,谢逸萍,罗永海,韩永华,李宗,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2014
采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DNAITS)序列比较分析了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首次报道了栽培种甘薯‘徐薯18’(Ipomoea batatas‘Xushu 18’)及其近缘野生...
[期刊论文] 作者:俞立璇,刘美艳,曹清河,余益成,谢逸萍,罗永海,韩永华,李宗芸,,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2014
采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比较分析了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首次报道了栽培种甘薯‘徐薯18’(Ipomoea batatas‘Xushu18’)及其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