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7
肺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蠕虫病。它不仅寄生于人体的肺脏,而且也经常侵犯其它脏器,如脑、脊髓、眼、腹腔、肝脏、肠壁、肾脏及皮下组织等,引起一系列特有的症状和病变...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动物学报 年份:1991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显示的华支睾吸虫神经构造十分清晰,呈左右对称排列。它由中枢神经节、神经连合、纵行神经干、神经联系以及双极和多极神经细胞所组成。中枢神经节位于咽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3
应用多学科手段,从形态水平到分子水平的不同层次,对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四川和云南5地自然隔离群的日本血吸虫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和比较。首次阐明了中国大陆...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传染病信息 年份:1994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呈块状分布特点。寄生虫学家曾将分布于我国大陆地区的日本血吸虫称为中国大陆品系,而与台湾省的以及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日本...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1990
日本血吸虫是以尾蚴侵肤方式而感染人体。因此,研究血吸虫尾蚴钻穿宿主皮肤的机理,对进一步了解人体如何发生血吸虫感染以及提供预防感染的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作者应...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4
研究血吸虫病病原生物学的目的,旨在揭示和了解病原的本质特征和生存规律,进而掌握有关病原生物学的知识,为控制血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制订防治对策的参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7
本文介绍埃及血吸虫的离体培养结果。为了评价在离体培养时对虫体发育的情况又对该虫在仓鼠体内的发育作了观察,以资与离体培养的结果相比较。在体内发育方面,埃及血吸虫尾...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8
作者从人工感染曼氏血吸虫毛蚴的扁卷螺(Biomphalaria glabrata)体内分离出第3或第4期的尾蚴早期胚胎,在含有扁卷螺胚胎细胞系的组织培养液中进行离体培养,在28℃培养4~7天,...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8
作用等在喀麦隆西部Bakossi地区对各种猴及低等灵长类感染肺吸虫(非洲并殖和双侧宫并质)进行了寄生虫学的检查。从野Role In parasitology of various monkeys and lower...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6
作者对曼氏血吸虫母胞蚴及子胞蚴体内的乙酰胆硷酯酶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从毛蚴离体培养4天而成的长约280微米的幼期母胞蚴,其神经团及焰细胞含有乙酰胆硷酯酶,但原先分布于...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4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亲动物的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免疫猕猴后对致病性的日本品系日本血吸虫具有极强的免疫作用。免疫猴的粪便排出虫卵数较对照猴的少几百倍,而且引起病...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4
作者等比较了大白鼠的低水平的初次感染(每鼠感染1只囊蚴)及高水平的初次感染(每鼠感染10只囊蚴),对49天后攻击感染10只肝片吸虫囊蚴能否产生免疫力的情况。结果表明原先感...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9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酶活力以鉴别各种微丝蚴的研究工作,目前正日益受到注意。若干作者已报告盖头丝虫、盘尾丝虫、班氏丝虫及恶丝虫等微丝蚴的酸性磷酸酶呈现明显不同的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8
Menichlopholan(商品名又称拜耳9015、Niclofolan、Bilevon)是一种二羟基二苯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2’-二羟基-3,3’-二硝基-5,5’-二氢联苯,原是用以治疗肝片吸虫病的药物...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5
虽然寄生虫学家们过去对多种啮齿类、家畜、恒河猴及一些其它灵长类感染日本血吸虫进行了研究,但作者等前些时候研究黑猩猩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出现烟斗状纤维化较曼氏血吸...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0
作者报告1例从加利福尼亚人取下的皮下结节组织中查见可能是肾膨结线虫的第3期幼虫。过去膨结线虫寄生人的病例较少,本例系美国首次报告。患者男性,肉类加工人员,26岁,于197...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8
由促进生物学医学研究中法协会和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动物生物学系共同举办的中法血吸虫病专题讨论会于1988年5月16~22日在法国南部佩皮尼昂市举行。我国有九位专家、教授组成代...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9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三大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卫生问题。人体血吸虫主要有4种: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日...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郁平,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9
本文观察了小鼠,大鼠、仓鼠、沙鼠、豚鼠、家兔、恒河猴和鸽8种动物于初次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不同时间皮肤的组织反应。结果表明其皮肤反应的情况反映了不同宿主对日本血吸...
[期刊论文] 作者:何毅勋,谢觅, 来源:武夷科学 年份:1992
应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中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体表结构进行了观察,详细地描述了尾蚴头器、体被及其附件,如体棘及感觉器等的超微结构,并对其生理意义作了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