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0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伊春海, 来源: 年份:2004
用于CO2等酸性气体分离的固定载体膜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气体分离膜。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制膜环境对分离CO2固定载体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固定载体膜材料的开发进行了探索。 聚乙烯基胺(PVAm)是本课题组开发的一种对CO2具有促进传递作用的水溶性......
[学位论文] 作者:伊春海,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2004
用于CO等酸性气体分离的固定载体膜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气体分离膜.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制膜环境对分离CO固定载体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固定载体膜材料的开发进行了探索.聚乙烯基胺(PVAm)是本课题组开发的一种对CO具有促进传递作用的水溶性膜材料.......
[会议论文] 作者:吴东云,伊春海, 来源: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6
本研究首先以二苯并-18-冠-6(DB18C6)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及催化氢化合成反式-二氨基二苯并-18-冠-6(trans-DAmDB 18C6)。其次以六氟二酐(6FDA)为二酐单体,DAmDB18C6、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和化学亚胺化的方法合成共聚聚酰亚胺类自聚微孔聚......
[会议论文] 作者:吴志强, 伊春海, 杨伯伦,, 来源: 年份:2015
生物质作为低碳替代能源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在单独利用时具有流化性差、热值低等缺点并面临原料季节性供应的问题。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技术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可以提...
[会议论文] 作者:伊春海,张贝贝,Alsamani A.M.Salih, 来源: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6
随着大气温室效应日益加剧,基于膜分离的CO2分离与纯化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精馏、吸收、吸附等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小、结构紧凑、易于放大的优点。如何设计、制备高透过选择性的分离膜是制约目前CO2膜分离技术发展的关键之......
[会议论文] 作者:远双杰;王志;伊春海;, 来源: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08
通过涂敷法制备了不同湿涂层厚度的聚乙烯基胺(PVAm)/聚砜(PS)复合膜。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湿涂层厚度下复合膜的分离层厚度的变化,发现分离层厚度与湿涂层厚度...
[会议论文] 作者:伊春海,鲁妮妮,杨伯伦, 来源: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6
以磷酸三丁酯(TBP)-煤油为液膜有机相,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相,以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液膜支撑体,采用反萃相带有机分散相的稳定液膜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考察了反萃相浓度、TBP浓度及两相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操作条件:反萃相浓度为0.5mol/L,液......
[期刊论文] 作者:杨伯伦,刘敬军,雷昭,伊春海,, 来源:化工进展 年份:2011
FCC轻汽油中的叔碳烯烃和乙醇醚化,不仅可以降低油品中的烯烃含量,而且可获得优良的汽油增辛剂乙基叔烷基醚。本文全面回顾了碳五(C5)叔碳烯烃与乙醇醚化合成乙基叔戊基醚(TAEE)......
[会议论文] 作者:伊春海;王志;王纪孝;王世昌;, 来源: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05
通过调节制膜环境的温度和适度控制聚乙烯基胺(PVAm)/聚醚砜(PES)固定载体膜制备中的溶剂(水)的蒸发过程,系统研究了制膜温度、湿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温度下,随......
[期刊论文] 作者:米容立,冯子健,伊春海,杨伯伦, 来源:化工进展 年份:2020
为高效分离提纯1,4-丁二醇脱水产物中的3-丁烯-1-醇,本文设计了一种间歇精馏工艺。针对体系组成和性质将其切割为轻组分、中间组分和重组分三部分,并基于Aspen Batch Distill...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东云,伊春海,鲁妮妮,杨伯伦,, 来源: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7
以聚砜(PS)超滤膜为支撑层,首先制备聚乙烯基胺(PVAm)/聚乙烯醇(PVA)复合膜,考察PVAm与PVA的组成及铸膜液固含量对膜渗透选择性能的影响.当PVAm/PVA为7/3,固含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膜的性能最......
[期刊论文] 作者:张颖,王志,伊春海,王纪孝,王世昌,,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06
以自由基共聚合和水解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CO2固定载体膜材料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丙烯酸钠共聚物(VSA—SA).以VSA-SA为表层,聚砜超滤膜为支撑体制得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对C......
[会议论文] 作者:伊春海;张莉莉;王志;王纪孝;王世昌;, 来源: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年份:2004
通过溶液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乙烯基胺(PVAm)/聚乙二醇(PEG)、PVAm/聚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PVSA)共混聚合物.分别以两种共混聚合物为分离层,以聚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制备了...
[会议论文] 作者:赵卷;王志;伊春海;王纪孝;王世昌;, 来源: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05
以聚醚砜超滤膜为基膜,选用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和三乙烯四胺的水溶液为反应体系,直接在基膜上进行界面聚合,制备出含有伯胺和仲胺载体的聚酰胺类分离CO2/CH4的固定载体复......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子丰,陈昊,齐随涛,伊春海,杨伯伦,,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考察了Pt(100)、(110)、(111)三种表面氢原子的吸附行为,计算了覆盖度为0.25 ML时氢原子在Pt三种表面和M-Pt(111)双金属(M=Al,Fe,Co,Ni,Cu,Pd)上的最稳...
[期刊论文] 作者:杨伯伦,李星星,伊春海,蒋雪冬,张勇,周晓奇,, 来源:化工进展 年份:2011
分析了合成天然气的技术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煤直接合成天然气、煤经合成气制取天然气、CO2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生物质合成天然气、焦炉气合成天然气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高子丰,陈吴,齐随涛,伊春海,杨伯伦,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考察了Pt(100)、(110)、(111)三种表面氢原子的吸附行为, 计算了覆盖度为0.25 ML时氢原子在Pt 三种表面和M-Pt(111)双金属(M=Al, Fe, Co, Ni, Cu, Pd)上的最稳定吸......
[会议论文] 作者:令狐磊,齐随涛,伊春海,朱刚利,杨伯伦,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杨建明,袁俊,赵锋伟,惠丰,吕剑,伊春海,,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2014
基于乙醇胺和三乙烯二胺物系共沸组成随压力变化显著的特点,采用常规变压精馏工艺分离乙醇胺和三乙烯二胺物系;为降低常规变压精馏工艺的能耗,提出双效精馏和变压精馏耦合的...
[期刊论文] 作者:伊春海,王志,张莉莉,胡津康,王纪孝,王世昌,,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06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基胺(PVAm)/聚乙二醇(PEG)和PVAm/聚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PVSA)共混聚合物.分别以这两种共混聚合物为分离层,以聚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制备了用于分离C......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