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扩散速率匹配的界面聚合制备气体分离复合膜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气温室效应日益加剧,基于膜分离的CO2分离与纯化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精馏、吸收、吸附等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小、结构紧凑、易于放大的优点。如何设计、制备高透过选择性的分离膜是制约目前CO2膜分离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利用聚醚胺(PEA)中醚氧键与CO2具有很好亲和性以及端氨基可以与酰氯发生界面聚合反应的特点,开发了界面聚合制备聚醚胺超薄复合膜的新方法。以氨基封端聚醚(聚醚胺)水相、均苯三甲酰氯(TMC)作为油相单体,在具有硅橡胶(PDMS)预涂层的聚砜基膜表面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硅橡胶过渡层的聚醚胺复合薄膜。研究了界面聚合过程中单体扩散速率对界面聚合反应及膜性能的影响,聚醚胺结构和分子量、界面聚合参数对所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中空纤维复合膜。研究发现,TMC的水解是造成无PDMS过渡层复合膜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提出在基膜上涂敷PDMS过渡层,利用硅橡胶过渡层控制界面聚合过程中TMC的扩散速率,减少酰氯的水解副反应,从而制备出无缺陷、具有高透过选择性的复合膜。通过三种不同分子量PEA所制膜的性能研究,发现分子量较低时提高PEA分子量可以提高膜内的醚氧基含量,有利于提高的膜的选择透过性;但过高的分子量会引起PEA在界面聚合过程中扩散困难,进而导致膜产生缺陷,所制膜的选择性较差。对界面聚合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界面聚合参数为。探讨了PEA分子结构对所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带有侧甲基的ED系列PEA所制膜具有较高的CO2渗透速率,而没有侧甲基的EDR系列PEA所制膜虽然CO2渗透速率较低,但是其选择性较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中空纤维的内表面预涂PDMS,然后进行PEA和TMC进行界面聚合,制备具有高装填密度的中空纤维超薄复合膜。发现所制中空纤维复合膜具有很高的CO2渗透速率和较高的CO2/N2选择性。
其他文献
The salt bath vanadinizing (TD proces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die steels. Unfortunately, such method has some disadvantages, for example, the crucible is easy to etch
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其低沉积温度,高沉积速率,高成膜质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Rf-PECVD),以WC靶作为溅射靶,C2H2为反应气体,通过调制溅射靶功率,在316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WC/a-C:H系列薄膜.用场发射电镜(FESEM)、AFM、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XPS、拉曼光谱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
新一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对反应堆材料的耐辐照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异质界面,能有效吸收、湮灭辐照致点缺陷,因而具有良好的耐辐照性能,被认为是耐辐照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然而,由于点缺陷表征困难,目前对点缺陷-异质界面相互作用行为的认知还远远不够[2]。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ZrN/TaN纳米多层薄膜以构造周期固定、平直的异质界面,同时向薄膜中注入大量氦原子以均匀引入点缺陷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商品.然而石油在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石油泄漏为我们的海洋环境和自然生态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寻找解决海上溢油污染的方法制定有效的清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吸油材料处理溢油是最为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针对海洋溢油清理与回收的问题,对基于特殊浸润性理论的吸油材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制备出对油污吸附脱附可
Patch repair has been mainly used on as an important repair method for damage composite struct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patch and the composite surface. Low temperature ai
In prosthesis transplantation surgery, the adsorption of proteins can influence the lubrication and corrosion behaviours of joint implant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is
Depassivation-repassivation phen menon of CoCrMo surfaces in 0.9%NaCl with and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10gL-1 bovine serum albumin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ribocorrosion process. A potential within t
利用自制卤胺功能化纳米硅球(SiO2@N-Halamine)改性聚偏二氟乙烯PVDF超滤膜,提高其亲水性并赋予其抗菌性能.利用FT-IR,FESEM,XPS等手段对SiO2@N-Halamine纳米硅球进行表征.通过SEM、动态接触角、渗透特性及抗菌性测试了改性膜性能.结果 显示,添加0.6wt%的SiO2@N-Halamine时,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纯水通量达到最大值559.8L·m-2·bar
通常,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相转化法,其又可分为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和热致相分离法(TIPS),TIPS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将聚合物与稀释剂在升高温度下形成均相溶液,然后降温使之发生相分离而形成微孔膜,TIPS法的均相溶液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当温度降低到此临界温度,聚合物溶解度下降并开始沉淀析出,即降温发生相分离;然而,也有相反情况存在,当温度升高到某一临界温度,溶液发生相分离,即温度升高聚合
本文首先制备二氧化钛/聚多巴胺(TiO2/PDA)功能粒子,然后通过掺杂改性获得杂化聚砜超滤膜.以聚多巴胺粒子为核,原位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层,形成核壳结构的TiO2/PDA功能粒子(图1);聚多巴胺可作为自由基猝灭剂,在UV光照过程中有效地保护聚合物基体;功能粒子整体结构稳定,且具有高亲水性和光催化活性.通过研究不同TiO2/PDA含量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当TiO2/PDA粒子含量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