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霞,胡明通,于盱,, 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份:201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拜阿司匹林加维C泡腾片中的2个有效成分(阿司匹林、维生素C)及有关物质(水杨酸、糠醛)。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5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
[期刊论文] 作者:吕霞,胡明通,于盱,,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综述了近20年来黄杨属植物中生物碱、黄酮、甾醇、香豆素、木脂素和酸类化合物等7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黄杨的抑制酶活性、抗HIV病毒、抗菌及抗肿瘤等新的药理作...
[期刊论文] 作者:吕霞,胡明通,于盱,, 来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份:20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贝诺酯维B1颗粒中的贝诺酯和维生素B1,及有关物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采用Kromasil ODS-1柱,以甲醇∶0.2 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期刊论文] 作者:吕霞,于盱,郭青,马玉琴,,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3
近年来,从黄杨属植物中分离出了近70种新生物碱成分,且具有抗HIV病毒,抗菌,抗肿瘤,是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谷胱苷肽转移酶(GST)抑制剂等多种药理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吕霞,于盱,郭青,马玉琴,,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2
对黄杨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为黄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主要对1992-2011年国内外有关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吕寒,于盱,陈剑,李维林,, 来源:中成药 年份:2014
目的研究中药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反相硅胶、凝胶LH-20柱以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枇杷叶黄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李维林,梁呈元,刘艳,,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09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6-BA、NAA和Vc浓度及基本培养基类型4个因素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品种‘687’和‘沪39’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研究了增殖培...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梁呈元,刘艳,李维林,,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2013
对薄荷3个品种68-7、73-8、沪-39的染色体加倍植株进行增殖、生根和炼苗移栽,并观察统计了各阶段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薄荷3个品种加倍株的增殖率、生根数及移栽成活率...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梁呈元,李维林,刘艳,,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对薄荷属植物3个种类及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4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薄荷属植物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大小为0.43—1.93μm,多倍化现象非常普遍。其中椒......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 梁呈元, 刘艳, 李维林,,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4
利用薄荷挥发油合成途径关键酶之一的薄荷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PPS)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得到GPPS基因开放式阅读框(1 131 bp),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测序验证的...
[会议论文] 作者:房海灵, 李维林, 于盱, 梁呈元,, 来源: 年份:2004
选取30个主要性状,对薄荷属6个种38个居群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Q 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的平或皱是较稳定的,可以作为薄荷属植物分类的主要标准。按照“欧氏距离远近”原则,Q...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小敏, 李维林, 于盱, 梁呈元,, 来源: 年份:2004
对椒样薄荷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进行了筛选,并对影响增殖与生长的激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外植体和激素类别及浓度对椒样薄荷的组织培养都有显著影响。选用茎尖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亓希武,于盱,梁呈元,李维林,,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6
目的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原则,对金银花栽培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中耕除草、施肥、灌溉与排水、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一系列过程开展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棠,于盱,刘艳,梁呈元,李维林,,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2
从薄荷属植物挥发油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柠檬烯合酶基因和分子进化等方面对薄荷属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梁呈元,刘艳,王海棠,李维林,,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激素种类与浓度、外植体位置和品种等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建立高再生率的薄荷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并确定2种抗生素...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敏,吴文龙,李海燕,于盱,李维林,,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09
以黑莓(Rubus spp.)品种‘Kiow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外植体类型、枝条暗处理时间、防褐化剂以及光照度对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及腋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棠,于盱,刘艳,梁呈元,李维林,,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2
柠檬烯合酶(1imonenesynthase,LS)催化合成薄荷挥发油主要单萜类化合物的共同合成前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柠檬烯合酶,首次从国产薄荷品种738中克隆到柠檬烯合酶基因MhLS的cDNA全...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王海棠,冯美英,梁呈元,李维林,,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3
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PPS 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为短链异戊烯基合酶家族成员,催化1分子的IPP与DMAPP形成GPP,为单萜提供碳骨架。实验从我国薄荷品种"738"中克隆了GPPS大...
[期刊论文] 作者:于盱,梁呈元,亓希武,刘艳,李维林,,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15
以忍冬不同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江苏地区生长后植物形态和开花特性,以期为江苏地区忍冬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忍冬各品种间枝条、叶、花、苞片等主要形态特...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智坤,梁呈元,任冰如,于盱,李维林,,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3
薄荷属(Mentha L.)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药食两用史。目前,薄荷属植物挥发性物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