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陈立斌,黄苏和,,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采用化学蚀刻和溶液浸泡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有超疏水性的黄铜表面.按比例配置HCl、HNO3和HF的混合溶液蚀刻黄铜,蚀刻后用硬脂酸溶液进行修饰以获得接触角大于150°的表面.通...
[会议论文] 作者:何强,胡海豹,黄苏和, 来源: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4
采用类LIGA方法刻蚀出矩形规则微沟槽铜板,并搭建起由控制计算机、高速相机、光源、微量注射泵、微沟槽试件等组成的融合测试平台,基于壁面预埋针头方法,测试了光滑及微沟槽试件表面两水滴间的准静态融合。结果表明,融合过程可划分为剧烈融合及衰减振荡阶段,融合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 黄苏和, 陈立斌, 来源:null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鲍路瑶,黄苏和,, 来源:力学学报 年份:2013
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两无限大平行平板组成的纳米通道内的库埃特流动,并给出了壁面润湿性和速度对流场密度、速度分布及壁面滑移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中,统计...
[期刊论文] 作者:黄苏和, 王凯帅, 刘星,, 来源: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年份:2018
采用鱼雷发射管自航发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是潜艇发射AUV的最理想方式。为研究潜用AUV自航发射技术,文章基于后端有效补水的发射装置,建立了AUV自航发射弹道模型,包括AUV...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鲍路瑶,黄苏和,,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3
微通道内流动因表面积/体积比值极大,造成许多微尺度效应,进而使微通道内出现完全不同于宏观流动的流体密度分布特性.本文以纳米通道内液态Poiseuille流为对象,采用非平衡分...
[会议论文] 作者:胡海豹, 陈立斌, 黄苏和, 鲍路遥,, 来源: 年份:2012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在自制的超疏水黄铜板(接触角为164.5°)上开展了水滴撞击后弹跳行为的测试,并对水滴弹跳现象的力学机理、水滴发生弹跳现象的条件、水滴撞击过程的接触时...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 陈立斌, 黄苏和, 杜鹏,, 来源:摩擦学学报 年份:2013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在自制的超疏水黄铜表面上开展水滴撞击后破碎行为的实验,并对水滴破碎现象力学机理、发生破碎现象的条件和破碎过程中直径铺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黄苏和,胡海豹,陈立斌,宋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通过对剪切气流驱动下液滴在平行微沟槽表面的受力及变形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沟槽表面液滴在剪切气流下脱落的力学模型.在卡特皮勒力计算中,分别改进了积分式中固液接触角、接触半......
[期刊论文] 作者:曹刚,黄苏和,李明升,胡海豹, 来源: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2021
液滴在润湿异性表面的定向运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油水分离、水收集等,已成为表界面领域的研究热点。开展润湿异性表面液滴定向运动研究,对于理解固-液相互作用、开发高性能...
[期刊论文] 作者:施瑶,胡海豹,黄苏和,罗莊竹,, 来源:测控技术 年份:2011
通过对铝基板及不锈钢基板上条纹沟槽表面接触角的测试,研究了条纹沟槽对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试验用条纹沟槽表面采用准LIGA技术制备。该技术以波长为300~400μm紫外光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黄苏和,宋东,宋保维,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疏水表面水下减阻研究是当前减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该类表面一般分布着微纳米尺度的微结构,其附近流动属微流动问题。以疏水纳米通道内微流动为例,探索了将现有微流动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 陈立斌, 鲍路瑶, 黄苏和, 来源:null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杜鹏,宋东,王鹰,黄苏和,,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基于热线测速技术,研究了水下固体壁面湍流边界层流场的精确测试方法,并从稳定低速流实现、探针杆密封及探针测距等方面给出了提高测试水平的可行措施.搭建起一套重力式低速水槽系统,实现了0~1.0m/s水速范围内连续可调的稳定流场,其中心湍流度低于2.5%;采用探针......
[会议论文] 作者:黄苏和,胡海豹,杜鹏,鲍路瑶,陈立斌, 来源:2013中国力学大会 年份:2013
采用准LIGA技术在抛光的铜板表面制备出辐射、圆环及平行状矩形微沟槽,并基于高速摄像技术观测了水滴撞击不同微沟槽表面的铺展特性,给出不同We数下水滴铺展过程、最大铺展直径、指状物数量及长度规律.分析表明,低速撞击时,微沟槽均抑制水滴铺展,但对回缩无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 何强, 黄苏和, 薛群基, 杜向党,,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16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测试丝米级矩形沟槽表面的水滴融合过程,分析了平行沟槽、垂直沟槽方向的2个等大、非等大水滴间的融合和振荡规律.试验中,采用壁面预埋针头法实现了预置静态...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豹, 黄苏和, 宋保维, 张招柱, 罗莊竹,, 来源:船舶力学 年份:2015
疏水微形貌表面减阻是一种新型仿生减阻方法,也是国内外减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在分析天然及人造疏水微形貌表面界面一般特性的基础上,从壁面滑移流动、表面微形貌等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