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庄子》阴阳宇宙观及其美学特征黄毓任《庄子·天下》曾这样概述庄学的特点:“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个从本体论到欣赏论的思辩性很强的完整体系。嵇康在对儒家音乐美学的传统命题“声有哀乐”的批判中,把道家关于本体的“道”、“和”的思考引伸和运...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欧阳修有《醉翁亭记》名世,令人百读不厌;曾巩则有《醒心亭记》与之相得益彰,同样是不同凡响的佳构。 “醒心亭”何以“醒心”?首先在于其独特的悦人耳目的审美感知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南通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过渡地带文化的显著特征。其特点可用八个字概括:襟江负海,南风北韵。“襟江负海”指南通人特定的生存环境亦即南通历史文化的分布空间,“南风......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求索 年份:2005
庄子把乐看作是体悟“道”而产生的审美愉悦。道是无为的,因而,观照道而产生的愉悦(乐)也是无为的。所谓“至乐无乐”,并非说不要快乐,而是说不要世俗的那种片面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快......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学海 年份:2005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阴阳"是和阴阳家的主题.其实真正"道阴阳"的不是作者,也不是"阴阳家",而是道家庄子.庄子宇宙观的最高范畴"道"与阴阳直接关联,"阴阳"在...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先秦道家哲学的"气"与南方原始宗教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以水为生、与水利害攸关的国家,对云气的膜拜及观云气以判凶吉的活动早已有之.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中国艺术意境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真正的美学性质。它不仅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5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重新考量其课程性质、任务及课程设制,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应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在教学理念方面,应...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5
作为叙写人生幻灭的小说,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难以摆脱的庄禅情结有着天然的关系.小说在楔子故事里就以之为提引,在同类人物中设置隐喻,宝玉的人生则贯串着挫折时的庄...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孔、庄的音乐美学思想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旨趣。孔子的“乐”,是尚有原始歌舞的痕迹并被赋予新的文化阐释的“人籁’。庄子的“乐”,是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或“天乐”。以......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2005
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学观与佛教密切相关.禅宗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这种直觉近乎本能却相当高级,看似神秘而更内在.它极端浓缩了想象所需要的时间过程,扬弃了其中的自觉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阴阳”在庄子宇宙图式中是与“道”二而一的概念。但庄子的阴阳观念从何而来,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从道家和南方原始宗教的关系考察,庄子的阴阳观念主要起源于南方的“莛......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中国艺术意境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或"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真正的美学性质.它不仅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使...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儒道两家。二者侧重不同,旨趣迥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继承了道家的研究方向,并沿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是道家———庄子美学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马克思曾把古希腊人比作“正常的儿童”,并说还有“粗野的儿童”和“早熟的儿童”。古代中国人属早熟型。希腊的“儿童”时代是自由民主、天真烂漫的。而中国的“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意境最重要、最根本的特征是情与景、意与境、主观情致与客观自然的交融统一.重视情景交融、意境统一,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作为意境理论的标识和核心,情景交融集中体...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个从本体论到欣赏论的思辨性很强的完整体系。他以“和”论乐,同时又以“无”释和,用玄学的“无”的精神来进一步扩充传统的音乐本体“和”的内涵。嵇康......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大同”思想和“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社会出现首先要靠大一统的实现。如果说大同是一个永难企及的憧憬,那么局部的大同景象也得凭依统一来保障。Th...
[期刊论文]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据史载,曾巩从嘉皊五年1060)至治平四年1067),参加编校馆阁书籍,为实录检讨官。他对历史图书存佚及学术源流多所论列。十余篇“目录序”成于是间,《战国策目录序》即为其中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