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作斌, 来源:教育实践与科研 年份:2013
【摘要】精心备课,吃透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采取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多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锻炼老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的精炼、准确、通俗、形象和生动。  【关键词】教法;培养  “我最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铭,马作斌,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2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多抗病基因的鉴定,为抗稻瘟病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文中综述了我国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抗性改良、抗病育种的情况,并对抗稻瘟病育种的应用及方向提出了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马作斌,康厚祥,郑文静,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21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最具威胁的真菌病害,利用抗稻瘟病基因选育抗病品种是病害防控最为经济有效及环境友好的途径.随着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稻瘟病基因已被定位或克隆,在育种中如何高效利用这些基因改良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是广大育种家着力解决......
[期刊论文] 作者:马作斌,王昌华,王辉,付亮,,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王辉,王昌华,马秀芳,马作斌, 来源:农业经济 年份:2012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与国际温带粳稻协作网(the Temperate Rice Research Consortium,TRRC)在水稻品种资源交流与创新、育种技术与方法、穿梭育种、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家铭,王丽丽,马作斌,王昌华,郑文静,,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17
港育129携带主效抗稻瘟病基因Pi65(t),以港育129为父本,辽星1号为母本,F1代与辽星1号回交,用连锁标记InDel-1对BC1F2代进行筛选,从中选取农艺性状与辽星1号相似且携带纯合Pi65(t...
[期刊论文] 作者:闫志强,徐海,马作斌,高东昌,徐正进,,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目的]籼粳稻杂交可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多抗品种的主要途径,但是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两者花时不遇的困难直接影响籼粳间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喷施茉莉酸甲酯(Me...
[期刊论文] 作者:张满利,王彦荣,苏玉安,何娜,马作斌,,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16
辽11A是以BT型细胞质不育系屉锦A为母本,以通过人工制保,在珍珠粳/LS2//辽粳294///B9后代中选育的高柱头外露率、株型理想、优质、高抗的保持系辽11B为父本,经过测交和连续回...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丽,赵家铭,马作斌,郑文静,马殿荣,,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7
为了明确辽宁地区水稻资源中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布情况及抗病效应,选取辽宁地区水稻资源176份,鉴定了抗稻瘟病基因pi21、Pi36、Pi37、Pita、Pid2、Pid3、Pi5及Pib在这些材料中...
[期刊论文] 作者:徐海,马作斌,杨莉,李茂柏,刘向东,徐正进,,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10
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F2群体(A:中优早8号/丰锦,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辽宁、四川、上海和广东种植,研究生态环境及选育方式对籼粳稻杂交后代谷粒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昌华,张燕之,王辉,郑文静,赵家铭,马作斌,,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12
为明确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将高产育种与优质育种有机结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10个不育系与20个恢复系配组的106个杂交梗稻为材料,研究了产量与稻米品质问的关系。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昌华,张燕之,王辉,郑文静,赵家铭,马作斌,,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以6个粳型不育系和5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NCII设计,配置30个杂交组合,并种植于正常环境和NaCl环境条件下,对其主要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aCl环境下,单株......
[期刊论文] 作者:马作斌, 全东兴, 时羽, 王昌华, 周广春, 郑文静,,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04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具严重威胁的真菌病害,选育并推广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研究以携带不同抗稻瘟病基因的吉粳105 (Pita)和T639...
[期刊论文] 作者:闫志强,徐海,宫彦龙,夏原野,马作斌,徐正进,,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花时不遇影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喷施乙烯利可延迟籼粳稻的花时。研究在不同时间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延迟籼粳稻花时性状的效果,比较籼稻和粳稻对乙烯利响应...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昌华, 张建军, 郑文静, 唐志强, 马作斌, 张丽颖,,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04
为研究北方粳稻在南繁北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以辽宁省主栽品种辽粳9号、辽星1号、辽星21和杂交粳稻骨干亲本C62、C41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各品种在沈阳、海南三亚及海南乐...
[期刊论文] 作者:何娜,付亮,王彦荣,苏玉安,张满利,马作斌,,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3
辽粳212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58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幼苗粗壮,抗寒性强,秧苗生长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满利,王彦荣,陈盈,何娜,苏玉安,马作斌,,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13
粳稻型水稻新品种辽粳212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寒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是大穗、优质型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稻[2012]...
[期刊论文] 作者:程效义,徐海,马作斌,何广生,刘迪,李景波,陈温福,,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11
以杂交粳稻辽优5218和常规粳稻辽星1号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优5218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高于辽星1号,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两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高继平,韩亚东,王晓通,赵晓彤,马作斌,徐海,张文忠,,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在晴昼有水层、晴昼无水层和夜间有水层等不同条件下,通过对水稻不同品种(系)齐穗期茎、叶表面温度和气孔、最终产量等性状的观测,研究了水稻冠层温度的分异及其相关特性。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马作斌, 赵家铭, 崔月峰, 王桂艳, 王丽丽, 王健, 黄,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04
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真菌病害,选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研究表明,聚合多个抗病基因可提高品种的抗性、拓宽抗谱。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b......
相关搜索: